那馬通體純白沒有一絲雜色,身材高大,流線優(yōu)美,柔順的馬鬃在奔跑間隨風(fēng)飄散,就是那眼中都有些許傲氣呼之欲出,滿是靈性。
馬上那人須發(fā)皆白,身著純黑蟒袍,離得遠(yuǎn)了看不真切,待到了近前,只見那棱角分明的臉上布滿風(fēng)霜,劍眉入鬢,目露寒光,縱馬而來,明明白發(fā)蒼蒼,身體卻好似沒有半分老態(tài)。腰間玉帶,足下金履皆是貴不可言,偏偏眉宇間多了一絲草莽氣,不似那廟堂貴人一般。
只是富貴草莽融于一身卻讓人無法說出半分不妥之處,仿若這兩種氣質(zhì)本就該在他身上。
徐飛將,三十年來在大楚聲名之盛甚至在那謀反成功的河?xùn)|王陳友諒之上。徐飛將在大楚的聲勢一半是他自己用實(shí)打?qū)嵉能姽Υ虺鰜淼?,另一半是謀反成功的陳友諒給的。
三十年前河?xùn)|王起兵,帶甲不過五萬,廬江第一戰(zhàn),不聽徐飛將建議,結(jié)果死傷四萬大軍,剩下的也都是輜重部隊(duì)的殘兵,算不得精銳。
陳友諒狼狽敗逃,本想拔劍自刎,也是徐飛將拼死攔住,為此還挨了陳友諒一劍,受了傷。
大楚兵圣徐飛將從軍數(shù)十載從未受傷,唯一的疤痕還是拜河?xùn)|王所賜。
后來徐飛將親自統(tǒng)兵,先是八百虎騎威震逍遙關(guān),隨后夜襲江夏,一步一步把局面控制了下來。
徐飛將生平最著名的一役就是三千鐵甲攻破天下這座不輸洛陽的雄城。
尋常武將就是手握數(shù)十萬大軍也不一定能破城,他徐飛將愣是三天時(shí)間帶著三千人攻破了這天下城,震驚天下。
江南人私下曾言若是他徐飛將愿意取而代之,只怕大楚早就換了國姓。那陳友諒也不愧梟雄本色,曾經(jīng)直言愿意把大楚一分為二與徐飛將東西分治,平起平坐,私下里更是直接叫徐飛將一聲徐兄。
可徐飛將對河?xùn)|王亦是忠心耿耿,不僅拒絕了陳友諒的提議,還交出了所有兵權(quán),愿意告老還鄉(xiāng)。
陳友諒不肯,直接封了徐飛將為鎮(zhèn)南王,世襲罔替,是那天下七國唯一的異姓王,執(zhí)掌大楚兵權(quán),權(quán)勢無雙。
徐飛將的封地就是天下城,雖然只是名義上的,但以一國之都分封藩王,這等不合規(guī)矩大逆不道之事,也只有河?xùn)|王陳友諒這等謀反之人才能做的出,反正謀反本就大逆不道。
群臣多有疑議,可誰又敢冒著得罪徐飛將的危險(xiǎn)去勸諫呢?
不僅如此陳友諒還曾詔告南楚:“只要大楚不滅,徐家就是永世富貴,就算徐家子孫來日犯下謀逆大罪也可免死?!?/p>
此等恩寵早就超出了天下人的想象,以至于有人懷疑陳友諒與徐飛將有斷袖之嫌,只是世間人誰也不敢去求證。
如今那名動天下的老人正騎馬而來,圍觀的人群悉數(shù)跪下,不敢言語。不時(shí)有喝聲從那跪拜的人群之中響起。
“逍遙關(guān)神威營伍長劉長昆拜見大將軍?!?/p>
“神弓營步弓手周城拜見大將軍”
“朝議郎馬真永參見鎮(zhèn)南王?!?/p>
…………………………
軍中老卒多稱徐飛將為大將軍,楚國文官只能尊稱他鎮(zhèn)南王。
自報(bào)家門之人不是如今在朝為官的官員便是那些曾跟著徐飛將平定大楚的將士。低喝之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
大楚八道二十一州,徐飛將無論去哪里都是這般場面,三十多年的戎馬身涯,大楚幾乎大半的兵馬都直接或間接聽命于徐飛將,他放個(gè)屁都能讓整個(gè)大楚抖上三抖。
若是平日徐飛將還會向四周揮手表示致意,只是今日卻不同,他急著去救自己的兒子,哪有功夫理這些人。
那煙花只有鎮(zhèn)南王府重要人物才有,如今王府的人都在為他賀壽,除了那還未趕回的徐東爵,還有何人能放那穿云箭?到底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在天下城動他徐飛將的兒子,當(dāng)真不知死字怎么寫?
三十年前徐飛將怕起兵失敗,送大兒子徐東閣去了遼東老家,想給徐家留個(gè)香火,誰知道幾十年來了無音訊。
后來大楚平定,年近五十才有了第二個(gè)兒子取名東爵,自然疼愛有加。
徐飛將自然知道兒子在外面干的那些混賬事,可到了他這個(gè)位置若是不做些事情自污,難免會讓人覺得他圖謀不軌,文帝陳友諒雖然對徐飛將信任有加,可太子不一定就信得過自己,更加信不過自己的孩子,徐東爵的名聲越臭也就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