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練國事尷尬地嘆氣搖頭,馮紫英也不為己甚。
“現(xiàn)在呢?從元熙二十年之后,咱們大周似乎就開始流年不利了
北地的連年大旱,湖廣的洪水,江南遭遇倭寇的襲擾,元熙三十二年開始的壬辰倭亂一直持續(xù)到元熙三十八年,終于耗盡了朝廷的財力,嗯,還不能把這個全部歸結于壬辰倭亂,從元熙十五年到元熙三十二年,十八年間太上皇六下江南,平均三年一回,花費多少?”
馮紫英毫不客氣的質問,讓練國事更是無言以對。
一直以來朝里邊大家都當下如此拮據(jù)艱難的困境原因都有著心照不宣的認同,六下江南和壬辰倭亂便是就是最大的原因,再沒有其他理由能解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就是六下江南導致大量國庫空虛,江南奢靡之風盛行,官員賣官鬻爵,貪墨之風盛行,進而影響到對九邊防御的保障。
朝廷在遼東的控制力下降,使得日本權臣關白豐臣秀吉覺得在朝鮮有機可乘,所以才會導致了壬辰倭亂的發(fā)生。
反過來連續(xù)六年的壬辰倭亂戰(zhàn)事直接拖垮了大周財政,使得在壬辰倭亂結束之后朝廷再無力對薊遼兩鎮(zhèn)像保持原來的保障支持,也變相的促成了建州女真趁機崛起,這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
這兩者的連帶關系使得太上皇在北方士人心目中的印象大壞。
“現(xiàn)在的情形肯定要比元熙四十二年時要好一些,但是紫英,我知道你想說什么,太上皇遺留下來的問題和窟窿到現(xiàn)在也沒有能徹底解決,這肯定需要一個過程?!本殗滤伎剂艘幌虏爬^續(xù)道:“朝廷諸公也在殫精竭慮地尋找對策,只是……”
“君豫,我以為我們要做事首先要確定目標,然后細化目標,再來根據(jù)這些細化目標來一一尋找和指定相應的策略。”馮紫英沒有再和練國事撕扯嘴皮子,挑開自己的想法,“當下朝廷局面只是比起皇上繼位時略好,實際上永隆元年已經(jīng)是非常危險的時候了,太上皇禪位未必沒有精疲力竭的緣故吧?”
這話沒法回答,大家都明白,但是卻不能說出來,只有這二人的時候才能說。
練國事微微頷首。
“當下局面如果找不到正確的解決策略和路徑,只怕還會很快陷入困境之中去,開海之略略微緩解了一下朝廷財政危機,但是這是治標不治本,……”馮紫英語氣很篤定,開海之略是他提出來的,他自然有這個底氣來評判。
“當下面臨的最大難題,一是外患的女真和蒙古,需要加大在邊務上的投入,但更大的問題是內(nèi)憂,內(nèi)憂有幾方面,一是朝廷財賦嚴重不足,直接制約了在邊務、水利、驛道等諸多方面的開支投入;二是朝中地方的吏治風氣,官員中貪墨橫行,卻不思如何改變朝廷地方的困局,許多官員伸長脖子跑官要官,行賄受賄已成心照不宣;三是人口滋生帶來的田土和就食壓力,熟田熟地只有那么多,但人口增長太快,新墾土地有限,要不就是肥力不足或灌溉困難,一旦遭遇水旱災害,流民便會迅速蜂擁而起,進而被那些諸如白蓮教、聞香教這些所利用,給地方帶來巨大威脅,……”
馮紫英一口氣說了五六條,說得練國事連連點頭,這些都是擺在明面上,只不過他沒有把這些歸納綜合起來罷了。
“問題如此之多,如何來解決?千頭萬緒,又該從哪里開始著手?”馮紫英看著練國事,含笑問道:“愿君豫兄以教我?!?/p>
練國事苦笑,“紫英,你就別打趣愚兄了,愚兄若是有這本事,就不會在翰林院荒廢幾年了,愚兄現(xiàn)在就很想聽聽你的想法。”
“君豫兄,小弟想法很多,但是卻無力實現(xiàn),所以小弟才愿意主動去永平府這等小地方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機會來實現(xiàn)內(nèi)心的一些想法?!瘪T紫英攤了攤手,“說來說去,其實無外乎也就是人和銀子的問題,所有這一切的問題,都最終要落到銀子和人這兩點上,君豫兄覺得呢?”
練國事想了一想還覺得馮紫英說得雖然俗,但是卻是一言道明真諦,只要銀子和人不是問題,哪還有什么是問題?
“那如何來解決銀子和人的問題?”練國事急切地問道,他以為馮紫英應該有一個相當宏大但卻未必慎密的想法了,也許自己可以加入進去,幫助他完
善,乃至推行,現(xiàn)在不行,那么起碼可以有一個目標了。
“銀子的問題是最現(xiàn)實也是最迫切的,開海之略算是一個指標之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但還遠遠不夠?!?/p>
馮紫英知道自己需要為其灌輸工業(yè)化進程的理論知識,這很難,但是卻不得不做,不讓足夠的人理解和支持自己的觀點,要想在這樣一個體系制度下實現(xiàn)夢想,那真的就只能是夢想變幻想了。
“……,傳統(tǒng)的田賦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朝廷需要,那么開源之策哪里來,海貿(mào)是一方面,但是我們應該看到海貿(mào)大增帶來的對絲綢、茶葉、瓷器、棉布、藥材、鐵器、鹽巴等物的巨大需求,南洋和西夷需要我們的絲、茶、瓷、布、藥、鐵,日本和朝鮮需要我們的絲、茶、鐵、瓷、紙,蒙古人和烏斯藏那邊需要我們的茶、鹽、鐵、布、瓷,這都是我們大周最擅長的,……”
“除了海貿(mào)所需,其實更大的需求還在于我們內(nèi)部,舉個簡單的例子,百姓對鐵器的需求就是一個永遠都無法滿足的,而鐵器鐵料價格就是制約需求的最大問題,一旦解決了鐵料鐵器的成本和質量問題,單單是火銃和火炮的需求,就是海量的,……”
“……,商稅制度的變革已經(jīng)迫在眉睫,但我們現(xiàn)在卻還做不到,只能一步一步來,中書科得重開和商部的醞釀其實就是一個契機,……”
“……,最后再來說說人的問題,我的理解人是兩個問題,一是百姓生計問題,百姓需要糊口,朝廷就應該給他們足夠他們養(yǎng)活一家老小的路子,給田種田是一條路子,開工坊讓他們?nèi)プ龉ひ彩且粭l路子,出海打漁和跑船也是一條路子,當兵吃糧也是路子,要多策并舉,但最重要的還是給他們田地和讓他們?nèi)スし蛔龉?,這應該是最容易也是吸納人口最多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