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于朝廷來說,恐怕也是最難接受的。
柴恪略作思考,才啟口道:“紫英,若是依你之見,這開海以海稅和特許權(quán)為抵押向商賈借貸,能否支應(yīng)咱們這邊這場戰(zhàn)事?”
馮紫英笑了起來,“柴大人,您太小瞧了這開海之利了,其實您和楊大人恐怕心里也明白,現(xiàn)在閩浙不少巨賈豪商便是表面為田主,其實陰以出海zousi牟利,若是能以朝廷名義開海市舶,這等海稅和特許金數(shù)量絕不會少,豈止這區(qū)區(qū)幾千兵力支應(yīng)所能需?但具體有多少,學(xué)生沒做過調(diào)查,并沒有發(fā)言權(quán),但只要朝廷有心,安排戶部派員暗中摸底調(diào)查,便能得出一個大概來,但肯定不會少就是了?!?/p>
柴恪微微點頭,“難怪閩浙士人盡皆呼吁開海,便是朝廷中閩浙籍官員也對著海禁多有怨言。”
馮紫英淺笑不語,這就涉及到閩浙籍士人和湖廣籍士人之間的利益不同了,自然會有區(qū)別。
但若是不能說服北方籍士人,只怕這開海之事還會有波折。
“紫英,此事還需細細計議,不過若是朝廷能同意此事,怕也需要一番周折和時間吧?”楊鶴想了一想之后才又問道。
“楊大人,其實只要朝廷有此意,那就問題不大了,時間拖一些也無關(guān)大局,劉東旸部西出沙洲也只是?怎地沒了精神?”
“看你在柴楊二位大人面前指點江山,愚兄真的是酸澀苦啥滋味都有啊,這人和人相比咋就差異這么大呢?”鄭崇儉深深地吁了一口氣,“你說你出來一趟,出使草原立功,我不嫉妒,把人家小姑娘勾得三迷五道,我不羨慕,這你馬上就要回去向皇上和內(nèi)閣諸公奏捷了,愚兄卻還是默默無聞,這人和人之間差異為何如此之大啊,心有不甘啊?!?/p>
鄭崇儉略帶夸張的話語把馮紫英逗笑了,“大章,你這是在夸我呢,還是酸你自己?別在我面演戲了,柴大人和楚材兄對你的表現(xiàn)都很滿意,柴大人甚至都問過我有無興趣觀政結(jié)束就留在兵部了,楚材兄也對你極為認可,希望你留在兵部職方司里,……”
“真的?”鄭崇儉精神一振。
他性格沉穩(wěn)內(nèi)斂,平素不喜在人面前形諸于色,便是其他同學(xué)面前,也只能看到他老成的一面,但他畢竟也只是一個十七八歲的青年,在和他頗為相得的馮紫英面前還是放得比較開。
“小弟何曾在大章兄面前撒過謊?”馮紫英沉吟了一下,“小弟估計柴大人估計還是要想把你留在兵部磨礪一番,而現(xiàn)在柴大人這三邊總督一職短時間內(nèi)還無法卸任,估計要等到劉東旸部拿下沙州之后才能說得上卸任了?!?/p>
鄭崇儉遲疑了一下,“紫英,你的意思是劉東旸拿下沙州之后,柴大人會回任兵部?”
“嗯,回任是回任,恐怕就未必是右侍郎了?!瘪T紫英笑了笑,“柴大人的才干有目共睹,而且也是個務(wù)實之人,當(dāng)今圣上最是喜歡此類官員,……”
“兵部左侍郎?”鄭崇儉深吸了一口氣,“蕭尚書那就要……”
“恐怕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在這個位置上坐下去了,早點兒辭任最好,左侍郎一職也是為柴大人留著的,尤其是這一次平叛事宜甚為順利,柴大人回去之后高升是指日可待?!瘪T紫英看著鄭崇儉,“大章你再在這甘州苦上一年半載,我相信三年觀政期對你來說起碼能節(jié)省一半時間,而且留任京中也對你大有裨益,便是日后要外放,那也能比其他同學(xué)高出一線了?!?/p>
見馮紫英這般推心置腹,鄭崇儉也不再遮掩,“若是柴大人卸任三邊總督,令尊有無機會接任?”
這個問題馮紫英也考慮過,但是沒想到鄭崇儉居然也想到了,他想了一下才道:“朝廷對總督巡撫人選一般是以文官為主,畢竟這是一種臨設(shè)性職位,但是觀元熙年間至今,總督已有武官接任先例,并不局限于文官,但巡撫還是以文臣為主,所以家父會不會接任不好說,不過家父年齡也不小了,估計也未必愿意留在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