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紫英的確有這樣的意思,通過這一輪接觸,了解一下這些江南商賈們的想法。
江南士紳的主流,也就是那些以田土為根本的士紳們,他不會寄予太多希望,這些人為了自己的根本利益,不可能有太多讓步,更何況現(xiàn)在還有義忠親王這一塊再好不過的牌子在前面撐著,更是給了他們太多的勇氣和希望。
倒是這些以工商實業(yè)和貿易為主的商賈們,值得好好籠絡和拉攏。
水師一直是朝廷牢牢掌握著的,包括目前三大水師的登萊、福建、廣東水師,除了登萊外,福建和廣東水師也主要是當?shù)厝?,但是上船當兵的都是窮苦人家,和士紳們并無瓜葛,而武將武官們也多是從這些士卒中擢拔而來,與海商來往相對密切。
在馮紫英看來,一旦歷史真的走向了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南北分治對峙局面,義忠親王真的要在江南舉起反旗,那么以北方根基的朝廷如果不能在較短時間內解決戰(zhàn)斗,恐怕就會陷入到危機當中。
包括京畿在內的北地很大程度都要依賴于江南、湖廣的糧食、布匹等各種生活必需品,一旦南北分治對峙,漕運斷絕,只說京畿,能夠堅持多久?半年還是一年?
漕運斷絕,北地要想續(xù)命,就只能依靠海運,可當下的海運能力遠無法和漕運相比。
雖然馮紫英從幾年前就開始推動開海之策,鼓勵南北貿易在漕運之外以海運作為補充,但是這種補充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根據(jù)目前所得到的各種數(shù)據(jù)來評估,估計只相當于漕運的一到兩成左右,這還是在榆關港和登萊陸續(xù)擴大海貿規(guī)模的情況下,若是換了之前只怕連半成都不到。
這也是為什么馮紫英一力要在登萊和榆關開港開埠,興建碼頭,鼓勵船商加大貿易往來的緣故,沒有這一條續(xù)命航線,馮紫英擔心一旦出現(xiàn)南北對抗的情形,只要朝廷不能迅速解決江南之患,那可能就自身要先崩潰了。
薛蝌只是其中隨意布下的棋子,但是現(xiàn)在看來這顆棋子都還得要發(fā)揮大作用,馮紫英甚至不遺余力的支持其不計成本的擴大船隊規(guī)模,就是希望能夠盡可能的在未來可能出現(xiàn)危局時能多一分力量。
除了薛蝌,馮紫英更看重的是莊立民這顆棋子。
和山陜商人在永平府的合作已經將這個廣東巨賈與朝廷和北地深度綁定,而廣東歷來和江南并無太多往來,所以這就成了一個最重要的“后方根據(jù)地”,在湖廣糧食北運可能遭遇漕運斷絕扼制而以陸路北運消耗太大的情況下,廣東糧食北運也會成為一個亮點,甚至能夠成為救命稻草。
當然這都是最壞情況下的打算,現(xiàn)在馮紫英更希望能拉攏籠絡這些江南商人,讓他們掣肘那些江南士紳,但馮紫英知道這很難。
這些江南商賈雖然經濟實力雄厚,但是在政治話語權和輿論民意控制上卻是無法和那些士紳們相比的,那么就只能退后一步,到日后局面惡化的情況下,盡可能的讓這些江南商賈與北地依然保持貿易往來,哪怕是像當初海禁時的zousi貿易一樣。
正如汪文言所言那樣,從這些江南商人對第三輪的發(fā)賣出手情況,也許可以略窺這些江南商人的想法,如果他們更看好朝廷或者未來朝廷與江南局面和平解決,那么他們也許會出手購買京畿的田莊宅邸,如果他們不看好,那么恐怕很難出手購買這些北地的固定資產。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兩頭下注,或者為了敷衍和隱藏自己的看法,這些商人們亦有可能花銀子來遮掩自己的意圖,但這起碼是一個窗口。
源源不斷銀子和銀票在第二日匯入了海通銀莊,這對于海通銀莊又是一個極為難得的宣傳機會。
動輒數(shù)千上萬兩銀子的交易,如果還要下人挑著銀子來,未免顯得太過土鱉,所以商人們都基本上選擇以海通銀莊的承兌銀票來完成。
無論是北地還是江南、湖廣,海通銀莊的分號基本上在大都市里都有了,那么對于這些商人來說,舍棄了攜帶銀兩的不方便,但取而代之的是在通都大邑才能存取兌換,小額的固然還有些不方便,但大額的卻要安全方便許多了。
第三日,也就是第二輪的發(fā)賣遠不及第一輪的發(fā)賣那么熱鬧,但是仍然賣出了四十五萬兩銀子的好價錢,這距離傅試預計的五十萬銀子有些差距,但卻符合馮紫英和汪文言他們的預測,畢竟珠寶首飾這些東西并非什么可遇不可求的物價,在京師城中的首飾行里比比皆是,來買的更多的是希望撿漏買個便宜,超出預期便很難再加價。
不過第三輪的發(fā)賣的確又讓大家有些意外,田莊、鋪子和宅邸都賣出了好價錢,竟然拍出了六十一萬兩的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