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對馮紫英的大度都有些意外,忍不住面面相覷,張景秋固然凝神沉思,喬應甲也是瞇眼沉吟。
如此的政績,擺在哪里內閣和吏部、都察院都是要敘功的,皇上也會青眼有加,誰能無視?
便是戶部被捅出這么大一個窟窿來,黃汝良一樣會喜不自勝,反正窟窿都是前任捅出來的,現(xiàn)在作為戶部尚書他只管接手戰(zhàn)果,幾十上百萬兩銀子的收入,對于現(xiàn)在幾近枯竭的國庫來說算是不無小補了,哪怕這是非常規(guī)的,但只要能解決眼前燃眉之急,那都是極好的。
“二位大人,這么大的案子,遲早都是要上三法司來定案的,順天府不過是幫著朝廷揭開這個蓋子,我也向皇上稟明,此案宜早不宜遲,京通二倉關系到京畿民生安全,不能有失,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這是兩個大窟窿,難道非要等到出事需要二倉救急時才來掀開,結果只會釀成大禍,……”
馮紫英慢慢揭開謎底,“這邊案子估計十日之內就能有一個概貌出來,當然后續(xù)的調查和緝捕人犯以及審訊深挖細查,還會有相當繁復的事務,我粗略估計了一下,沒有半年時間,這個案子怕是交不到三法司會審,當然如果都察院和刑部能夠提前介入,我估計能大大提前,……”
“但這里邊我有些擔心,那就是通倉已經(jīng)動了,京倉勢必要跟著動,否則若是讓京倉一幫蛀蟲給逃脫,只怕難以服眾不說,也無法向皇上和百姓交待,這樁事兒才是火燒眉毛迫在眉睫的,務必要在這二三日里就要動手,這也是學生來向二位大人稟報的原因,實在是不能再拖了?!?/p>
張景秋和喬應甲明白過來了,人家是準備把京倉這一塊帶骨肥肉交給都察院,甚至還可以拉上刑部,一起來作。
至于說通倉這邊都察院也可以介入,刑部也可以介入,大家皆大歡喜,但是主導權仍然要在順天府,龍禁尉也要分一勺羹。
當然,你介入沾光添彩占便宜也不是白占的,肯定就要一起分擔部分壓力責任,作為回報,京倉這邊的所有線索細節(jié),這邊已經(jīng)做了不少工作,就可以交給你都察院了。
聽完馮紫英的和盤托出,張景秋和喬應甲都為之意動。
通倉的先手風光已經(jīng)被馮紫英率領順天府并龍禁尉給占了,現(xiàn)在都察院要想避免風頭被壓下,就得要另辟蹊徑。
京倉就是最好的機會,而且京倉的黑幕只怕比通倉更甚,涉及官員商賈更復雜,但這正是張景秋和喬應甲想要的。
張景秋初掌都察院,喬應甲才從左副都御史升任右都御史,而且下邊還有那么多御史都想要借勢立功以便于奠定政績,大家都有政治需要,就是需要一樁大案要案來彰顯自身,所以這樣的誘惑沒有人能拒絕。
而且要動京倉,張喬二人都很清楚,單單是以都察院這幫嘴炮無敵但實際上做臟活累活卻不甚了了的御史們還真不行,還得要拉著刑部或者順天府來。
順天府顯然沒那么多精力了,頂多出幾個熟悉情況的人幫你捋一捋線索,也就只能是刑部來一起擔當主力,讓刑部在各清吏司抽調干員與都察院一道來掀開京倉這邊蓋子,沒準兒聲勢就能一下子壓倒通倉這邊的案子了。
“紫英,你這樣做很好?!眴虘诐M意地點點頭。
這樣做才合規(guī)矩,吃獨食是要招人恨的,甚至要在背后挨黑槍的,遭人攻訐也沒有人替你說話。
現(xiàn)在大家一起做事,誰要非議,自然有都察院一幫嘴炮王者替你說話分解,就算是赤膊上陣跳出來人家也才愿意,否則憑什么?說不定人家就站到對面去了。
張景秋也覺得這樣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刑部那邊虎視眈眈,早就垂涎三尺,不能光是你順天府吃肉龍禁尉喝湯,刑部正經(jīng)八百的三法司大佬,卻連味兒都聞不到,這說不過去吧?
現(xiàn)在好了,都察院接手,還得要一幫干苦活兒累活兒的人,刑部十三清吏司有的是人,個個都是查案老手,就愁沒機會,兩邊聯(lián)手,就可以在京倉問題上好好挖一挖了。
“紫英,既然如此,那咱們就議定了,你讓你下邊人把所有文檔線索盡快整理一下,我這一兩日里就安排人來,汝俊,刑部那邊你去聯(lián)系,劉一燝只怕也早就抓心撓肺了,前幾日里在朝會下來之后便一直在那里念叨,只是礙于情面,紫英又是晚輩,不好親自下場,……”張景秋轉過頭來,對喬應甲道。
“哼,劉一燝越是想,我越是得吊著他胃口,我先找韓爌說一說,……”喬應甲冷哼一聲。
張景秋笑了起來,也不在意,這等細枝末節(jié),他懶得多問。
之前劉一燝是右都御史,喬應甲是左副都御史,二人關系不睦,在都察院里也是針尖對麥芒,現(xiàn)在劉一燝升任刑部尚書,而喬應甲接掌右都御史,二人仍然是不對路,新任刑部左侍郎韓爌和喬應甲同為山西士人領袖,關系密切,這種好事,喬應甲當然會給韓爌來增光添彩,豈會留給劉一燝?
馮紫英在一旁裝作沒聽見,這些大佬們的恩怨情仇他可沒想去摻和,不過這樣的機會當然會留給自己人,韓爌初到刑部,正需要機會樹立威信,自己也當然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