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位孫大人的確有風骨,甚至敢和左都御史張大人相爭,其弟孫鼎相現(xiàn)為松江府同知,也是極為剛硬之人?!狈毒拔牟粺o感慨。
“不,夢章你的消息不靈通啊,孫鼎相已經(jīng)升任金陵府同知了,此番我們?nèi)ソ鹆昃湍苡錾?。”賀逢圣插話道。
馮紫英也是一怔,這如果孫鼎相真的如其兄這般剛正不阿,那賈雨村這個金陵知府就有點兒難了,不過賈雨村的經(jīng)歷過一番起落之后,估計也應該要狡猾許多了,遇上孫鼎相這等直臣也未必就怕了。
幾個人一邊說著話,一邊下船,徑直張家灣南岸街市上走去。
不得不說從前明永樂時代以來,隨著京師城成為全國政治中心,其間只有短暫的金陵時代然后就重新恢復了盛景。
一百多萬人口的消耗,糧食、布匹、茶葉、藥材、綢緞、紙張、南貨等等一切物件大部分都需要從南面運來,山東、南直、浙江、江西乃至湖廣的各類商品都需要經(jīng)過長江——運河這條主動脈運至京師城,這也造就了作為京師外圍和克繇他們兩位也叫上吧,一塊兒出去走走?!?/p>
馮紫英本來是想去看看林丫頭的,就在隔壁的臨江閣,相距不到半里地,這兩家乃是張家灣的頭等旅舍,所以這邊選了瞰河樓,賈璉也就選了臨江閣。
還是看魏廣微的樣子,也是不容拒絕了。
魏廣微是馮紫英在晚明歷史中為數(shù)不多幾個能有記憶但是卻算不上特別有名的人物,無他,因為這個人比較古怪,所以讓馮紫英有點兒印象。
按照《明史》所言,此人乃是名臣魏允貞次子。
魏允貞在晚明很有名氣,大名鼎鼎的“南樂三魏”,其父魏允貞、叔父魏允中、魏允孚號稱一門三進士,而且均為良臣。
魏廣微作為“南樂三魏”的嫡子,也不愧其名,考中進士并館選庶吉士,仕途順暢,但是卻屬于那種風骨不佳的性子,正好遇上了魏忠賢,攪在了一塊兒。
魏忠賢號稱內(nèi)魏,他號稱外魏,官居建極殿大學士、吏部尚書,不過此人后期居然又良心發(fā)現(xiàn),和魏忠賢撇清,甚至就致仕了,病死家中。
不過在這一時空,“南樂三魏”依然名氣不小,只是沒有了木匠皇帝和魏忠賢而變成了大周,魏廣微元熙三十五年中進士,同樣館選庶吉士,在兩年翰林院編修之后到了工部。
現(xiàn)在的魏廣微完全看不出其他來,不但是北地士人中的中堅力量,而且因為其父和叔父的原因,其在北地士人中的印象極佳。
如果說要講北地士人分成三個年齡結構,那么像齊永泰、喬應甲、王永光、孫居相這些年齡在四十五到六十歲之間的屬于當之無愧的掌權派,然后就是周永春、魏廣微、這種年齡在三十到四十五歲之間的這種中堅實力派,再其次就是耿如杞、練國事、馮紫英這等后起之秀了。
這后起之秀中,目前要單說影響力最大的自然是馮紫英和練國事,但是要說官職品級做得最高的自然是已經(jīng)是兵部職方司員外郎的耿如杞了。
三個年齡層次,也代表著整個北地士人的一個完整體系,當然這其中山西、山東、北直、河南是四大塊,山西、山東籍士人勢力最強,其次是河南和北直,再次才是陜西和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