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公堂,周府一事自此和盛春朝再無瓜葛,至于村長究竟把許蘭若接去了何處、涵光書院的學生們又要如何安置,之后的盛春朝也只是個戲外看客了。
涵光書院丑聞揭開,一時間眾人唏噓,而其內(nèi)部情況復雜又牽扯多方人士,崔珩之下堂后就馬不停蹄著手處理。
盛春朝與他的最后一面還停留在前日午時,再見時卻是在次日清晨的分別之時了。
前夜又是失眠又是查香料忙活一晚,白天還要對簿公堂,盛春朝終于深刻體會到晚上不睡覺的危害,并報復性地睡了一下午加整個晚上。
也正是如此,盛春朝才能趕上給崔珩之送行。
晨露銜著霧氣,將周身浸潤得shi噠噠的,不過片刻便跟著染上衣擺袖角,崔珩之的聲音似乎也沾到了露水,聽起來溫和極了。
“涵光書院之事實在復雜,本官招待不周怠慢了林姑娘,還望莫要掛懷。
若是林姑娘改日前往京城,本官必定親自宴請賠罪。
”盛春朝道:“崔大人這說的哪里的話?民女本就是借住,感激還來不及,何來招待不周一說。
京城離臨溪縣有幾十多里,崔大人此行千萬保重。
”崔珩之并未立即接話,盛春朝正覺得奇怪時,手腕突然被輕輕拉過,手心觸感溫潤冰涼,崔珩之緩緩道:“本官還想拜托林姑娘一件事。
”“這塊玉佩本是妙手為她女兒求的護身符,不過因為一場意外,玉佩還未來得及送出,妙手便和女兒分開了。
這些年妙手一直在找她,本官與林姑娘有緣,便把這塊玉佩轉(zhuǎn)交給林姑娘。
”這塊玉質(zhì)地細膩、手感極好,一摸便知是上好的材質(zhì),其上束的細繩被打成平安結形狀,儼然是出自福興寺。
可只要去過的人都知道,福興寺的平安符千金不換,唯有至誠至善者才可求得。
盛春朝頓時有些無措,大火之后能夠活下來已是僥幸,更何談與母后相認。
手心的玉像是在發(fā)燙,灼得酸意直往上涌,盛春朝本不想留下徒增煩惱,可手上灌了鉛,除了顫抖外再挪不動半分。
要是還能再見母后一面……這樣的念頭一旦出現(xiàn),就立刻在腦海中扎了根,隨后如藤蔓般肆意蔓延瘋長。
盛春朝怎會不知道自己要是在京城被發(fā)現(xiàn)會掀起多大的風浪……可盛春朝也記得每每午夜夢回時,自己有多想跟母后親口說一句“對不起”。
“母后……”念想似有千鈞重,吐出口時卻輕得像一陣嘆息。
察覺到暴露時已然為時已晚,盛春朝慌慌張張一邊擦淚,一邊解釋道:“沒想到妙手……”“二公主。
”盛春朝抬到半空的手猛然一頓。
“若是皇后娘娘此刻在這里的話,或許……會先喚一聲朝兒。
”或許是那溫和的語氣與過去太相似,毫不留情勾起太多平日里不敢重溫的回憶,盛春朝再開口時聲音已經(jīng)哽咽得不像話:“母后……她可還好?”崔珩之嘆道:“至親不在,怎能心安?自相宜殿大火那晚后,皇后娘娘便像是失了魂,身體也大不如前,后來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打聽到當晚你被人救下的消息,之后便一直托人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