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卻也有著致命的弱點。
大軍被四散分開,在地方久了戰(zhàn)斗力就會下降。
軍隊無法用于治理地方郡縣,只能用于鎮(zhèn)壓。他們被困在同樣的地方。
而同樣因為接管速度過慢,所以他不能快速的攻城略地。
因為后方的接管需要大量的時間,后方不穩(wěn),前方作戰(zhàn)的將士也人心惶惶。
所以每次攻打完城池,嬴政都要留大量的軍隊駐地在當?shù)兀苑啦粶y。
時間一久,糧草的供應又成了問題。
他就不得不對國中的子民增加賦稅,同時要不斷地從人家里拉百姓出來帶兵打仗。
久而久之,他們秦國有了生兒不如生女好的謠言。
他們秦國的子民說,只要是作為秦國的男兒,不是死在賦役,就是死在戰(zhàn)場。
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弊病積壓久了,到時候一旦爆發(fā),就要出大亂子。
所以,真正身在高位的人,那都是如履薄冰。
因為他們知道,權力的最底層隨時面臨著坍塌的危險。
而讓他感到厭惡的是,那些三公九卿舉薦上來的人,只會歌功頌德,對于這些朝廷弊病的處理辦法,一點主意都沒有。
但是他的兒子,居然在自己沒有開示的前提下,自己想到了這個問題。
“善。說下去?!?/p>
“君父,兒子以為,如果從官吏不足的地方著手,此事或許可以得到根治?!?/p>
嬴政微微有些失望。
“僅僅是從官吏不足的地方著手嗎?你要知道,我秦國是久戰(zhàn)之國。早在昭襄先王在世時,就已經在官吏問題上著手了?!?/p>
“我秦國秦吏原本只有世襲才可入府、入室繼續(xù)為秦吏;后來為了培養(yǎng)秦吏,又在宮中宦侍之中挑選慢慢可用之才,專門培養(yǎng)?!?/p>
趙高一個罪籍之后,本沒有機會翻身,不過是享受了昭襄先王定下的這個規(guī)矩,這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后來我秦國成立了專門的學室,規(guī)定非秦吏世襲的士人之后,也可以通過推薦,進入學室學習?!?/p>
“如今寡人繼位后,立即下令可以從刀筆吏之中慢慢提拔秦吏?!?/p>
“如果僅僅是從秦吏人員不足之處入手解決這些問題,是否顯得過去昭襄先王以及寡人太過愚笨了呢?”
“不過,伱已經做的夠好了。這個想法很不錯。至少你看到了我秦國內部存在的諸多問題?!?/p>
讀者老爺們,給點打賞月票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