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倒入紫草加深顏色,依次做了好幾盒,這事兒沒什么經(jīng)驗,只能看凝固之后的顏色哪個合適。
接下來就等凝固,又準備弄個蛋糕胚,畢竟不是21世紀,先試著烤個蛋糕胚,要是不成功也能提早出個其他方案。
杏兒早就聽姐姐說過會做些糕點,一直等著她開工。
先準備食材、將蛋黃與蛋白分別打入兩個準備好的碗中。讓杏兒取了適量的白糖、牛奶和油,準備與蛋黃混合。
在攪拌蛋黃糊的過程中,慢慢篩入了面粉,輕輕用手法攪拌,生怕破壞了面糊的細膩。同時把土窯先用炭火燒熱。
再就是打發(fā)蛋白。沒有打蛋器,只能純靠雙手,也就是莫月現(xiàn)在的體能好太多,還有廚藝技能的加持,不然攪到手軟也做不出來。
直到蛋白從最初的液體狀態(tài),逐漸變得蓬松、細膩,最終形成了穩(wěn)定的硬性發(fā)泡。
等蛋白霜打發(fā)完畢,莫月迅速將三分之一的蛋白霜加入蛋黃糊中,用竹刀輕柔地翻拌均勻。
再將混合好的面糊倒回蛋白霜碗中,繼續(xù)以同樣的手法混合,直至兩者完美融合,形成細膩而富有彈性的面糊。
用來盛放的容器還是銅鍋,先在銅鍋底部均勻涂抹了一層薄薄油,以防粘底。
接著將面糊緩緩倒入銅鍋內(nèi),輕輕地震動幾下,排出面糊中的大氣泡。
等土窯的熱度夠,再把銅鍋推入土窯,用一塊編得不透風的竹排擋起來。
接下來就是等待。
忙活這老大一堆,特別是打蛋白霜,莫月的手都有些發(fā)虛。
杏兒在旁邊看著,也覺得有些麻煩:
“阿姐,這個糕是非吃不可嗎?
聽到這個問題,莫月也有些懵,上輩子好像也沒這么重視過生日,想了想也點點頭:
“因為儀式感吧”
杏兒不知道什么叫儀式感,但蛋糕有些香甜的味道已經(jīng)從土窯傳了出來,哪里還管那么多,抱了個馬扎在旁邊眼巴巴的等。
蛋糕在烤著,接下來就是蠟燭,平常用的蠟燭偏白偏黃,放在蛋糕上面肯定很奇怪,用的紫草還剩下不少,剛好可以用在蠟燭里邊。
等蠟燭也做好,蛋糕也烤了出來,看著倒是松松軟軟。杏兒在旁邊驚嘆,莫月也沒去灶房拿刀,直接掰了一塊遞過去:
“嘗嘗味道,要小心燙?!?/p>
杏兒期待值早就拉滿,馬上接過往嘴里塞,入口甜甜軟軟的:
“阿姐,這個好好吃!”
看來是成功了,莫月自己也捻起一小塊,甜度適中,軟度適中,蓬松度適中。
美中不足的是多些雞蛋的腥味,不知道有沒有辦法解決。
“系統(tǒng),附近這幾座山里邊有檸檬嗎?”還是得出動最強輔助。
系統(tǒng)忙音滴滴滴了一會兒才回答:
“沒有哦宿主,東郊山里邊有幾棵青桔樹,如果你想用來祛除蛋糕的腥味,正好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