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子后,秦明立刻找來了工匠,開始制作拋石機。
有了炸藥包,如何將其投入到地方塢堡的正門和里面,就成了秦明需要解決的問題。
他麾下的民壯團個個都是能扛鼎的漢子,力氣驚人。
然而,十斤重的炸藥包,僅憑人力投擲?簡直是癡人說夢。
即使是最強壯的士卒,全力一擲,恐怕也超不過二三十米。
這讓他不禁想起前世軍中的常識:普通士兵投擲手榴彈,合格線不過區(qū)區(qū)三十米,佼佼者也不過四十米出頭。
那傳說中破百米的紀錄,如同天塹,難以企及。
區(qū)區(qū)幾十米的距離,在郭家莊居高臨下的弓弩手眼中,無異于活靶子。
塢堡墻頭強弓硬弩攢射之下,試圖靠近投擲的人無異于送死。
用人肉拋擲炸藥包攻堡,此路不通!
秦明的思路瞬間轉向了古老的戰(zhàn)爭智慧——拋石機。
這些龐然大物曾是攻城略地的利器,動輒能將數(shù)十斤乃至數(shù)百斤的石彈拋射出百米開外,足以撼動城垣,殺傷守軍。
不過,傳統(tǒng)的巨型拋石機威力雖可怖,但效率低下,往往需要砸上許久才能破壞一段城墻;更麻煩的是,那些能投擲巨石的家伙,本身便是難以移動的堡壘——高達數(shù)米,重逾千斤,制造繁瑣,運輸更是噩夢。
秦明想要的,是一種更精巧、更迅捷的戰(zhàn)爭工具。
他需要一個小型化、機動化的拋石利器。
無需撼動城墻,只要能穩(wěn)定地將十斤炸藥包精準投擲到七八十米外的目標,無論是大門還是內(nèi)院。
更重要的是,它必須能快速拆解,方便地裝載在馬車上,跟隨他的隊伍快速機動,攻如疾風,退如迅雷。
思路既定,回到塢堡秦明簡單地繪制了一張圖紙,然后就召集群里的幾個木匠開會。
“這套投石機主要包括拋桿,配重,支架,活鉤和轉軸幾個部分,配重就用咱們演武場放著的兩百斤是的石鎖……”
在匠作坊中,起碼用手指著圖紙上拋石機,開始講解他的設計思路。
對于一個前世玩過塔防游戲的玩家而言,秦明對投石機并不陌生。
但想要達到他設想的設計要求,就需要精確的計算和反復的實驗了。
想要將重物投得遠,支架承受力,配重的大小,以及拋桿的長度,都是需要達到一定程度才行。
秦明要做的就是將投石機的原理和設計要求告訴對方,然后由他們想辦法,最終把合格的產(chǎn)品做出來。
“……十天!”
秦明猛地一掌拍在圖紙上,目光掃過眾人,說道:“十天內(nèi),我要看到一架能達成目標的樣機!十斤石彈,百步之遙!拆裝便捷,能上車馬!做成了每人賞銀一百兩!”
“一百兩???”
在場眾人聞言,頓時倒吸了一口冷氣。
要知道,他們這些招募過來的木匠,之前一直都是負責塢堡和村子圍墻的木工活,一個月的工錢是二兩銀子,這在當?shù)匾呀?jīng)是很高的工錢了。
而秦明這次直接開出了每人一百兩的賞銀,這幾乎相當于他們四五年的工錢總和!
而且這個投石機的結構并不復雜,十天時間是足夠他們完成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