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是否要給谷永康準(zhǔn)備一份禮物,陽光明在腦海中快速權(quán)衡了一下。
以他前世做生活秘書鍛煉出的識人眼光,谷永康此人嚴(yán)謹(jǐn)、古板,原則性極強。
初次接觸,又是以鑒定為名,貿(mào)然送禮,尤其是直接送到他辦公室,不僅不會討喜,反而可能引起反感,甚至被懷疑動機不純,弄巧成拙。
最好的方式,是通過鄔宏濤。
同學(xué)之間的禮尚往來,合情合理,不引人注目。
如果谷永康堅持不收鑒定費,那么事后讓鄔宏濤以孝敬長輩的名義,送些煙酒茶點之類的不值錢但實用的東西給他大舅,這層窗戶紙由鄔宏濤去捅破,就自然順暢得多。
谷永康就算知道源頭,也只能算是晚輩的心意,而非直接的交易酬勞。
這樣,大家面子上都好看,風(fēng)險也降到了最低。
陽光明嘴角浮起一絲微不可查的笑意,這種分寸的拿捏,對他而言駕輕就熟。
當(dāng)然,請谷永康鑒定犀角片只是第一步。他更深層的目的,是希望借助谷永康這個中藥房主任的身份和信息網(wǎng)。
那些真正需要犀角救命或備用的潛在買家,很可能在求購無門時,會通過關(guān)系找到像谷永康這樣的內(nèi)行人打聽消息。
谷永康就是連接那個隱秘需求市場的關(guān)鍵節(jié)點之一。
即使谷永康本人手上暫時沒有買家信息,他對這個圈子的了解,也遠(yuǎn)非陽光明這個外行可比。
自己不宜與谷永康頻繁接觸,但鄔宏濤是絕佳的橋梁。
多請老同學(xué)吃兩頓飯,多聊聊近況,順帶請他幫忙留意一下“有沒有人需要特別的老藥材”,或者干脆讓他旁敲側(cè)擊地問問他大舅“最近有沒有聽說誰家急需犀角這類稀罕物”,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陽光明相信,只要維持好和鄔宏濤的關(guān)系,這條線就能慢慢鋪開。
上午十點整,陽光明準(zhǔn)時出現(xiàn)在濟世堂門口。
空氣中的藥香依舊濃郁,他熟門熟路地找到正在柜臺后整理藥材的鄔宏濤。
“宏濤!”陽光明笑著招呼。
“陽光明!你來得真準(zhǔn)時!”
鄔宏濤看到他,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走,我大舅應(yīng)該有空了?!?/p>
他帶著陽光明再次穿過藥堂,來到谷永康的小辦公室。
谷永康已經(jīng)等在那里,桌上鋪好了白紙,放好了放大鏡、小鑷子和一臺小巧的托盤天平。他依舊穿著那件深灰色中山裝,戴著黑框眼鏡,神情嚴(yán)肅。
“來了?東西帶來了?”
“帶來了,谷主任,麻煩你了。”陽光明從褲兜里掏出那個小木盒,雙手遞了過去。
谷永康接過盒子,沒有立刻打開,而是先戴上白手套,動作一絲不茍。
他打開盒蓋,看到里面排列整齊、品相完好的深褐色薄片,眼神專注起來。
他拿起放大鏡,湊近燈光,一片一片地仔細(xì)觀察犀角片的紋理、色澤、邊緣特征,不時用鑷子輕輕撥動查看。
接著,他小心翼翼地用鑷子夾起幾片,放在鼻子下仔細(xì)嗅聞,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在聆聽藥材無聲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