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蘇建榮確實有些口才,又頗有人緣,沒曾想生意竟是越做越有起色。只是蘇螢的母親沒有福氣,才剛剛苦盡甘來,便撒手人寰,讓外室有了可乘之機。
因照顧生意,蘇建榮時常不在家中,林氏也便借著弟弟妹妹年紀尚小,用膳時辰不定,怕耽誤了大小姐為由,讓蘇螢在她自己那個小偏院中起個小廚房,每月柴米油鹽定時定量支取。
繼室當?shù)?,蘇家的下人們自然也是見風使舵,見主母不待見這位大小姐,行事自然日漸怠慢。
送的米大多是陳米,柴也常是受了潮的。表面上送得不缺不晚,可真正能用的,寥寥無幾。
當然,蘇螢也不會讓林氏那么輕易便得逞,才剛回來不過三月,若不趁此給林氏個教訓,日后還有她受的。
于是她不聲不響,每月照常接收廚房送來的柴米油鹽,只是與第一回不同,她不動聲色地將收到的物件全都記在了本上,還當著人面清點,每回均讓送貨之人在她所記之處按下拇指印,作個印證。
就這樣又默默收了兩個月的陳米濕柴,蘇建榮終于從外地返家。
“大小姐,太太請您過去一道用膳。還有,這是太太給您新制的衣裙和首飾,太太讓你穿上再去。太太說,老爺剛回來,看到您穿新衣必定高興?!?/p>
林氏的貼身丫鬟春杏趾高氣揚,話音落下后,便朝跟在身后,雙手捧著衣飾的小丫頭使眼色。
小丫頭立馬機靈地上前,欲給蘇螢更衣。
而春杏沒有離去,顯然她要親眼看著蘇螢穿上那身新衣裙。
只見蘇螢并未理會那小丫頭,而是看向一動不動的春杏,厲聲道:“春杏,你跟著你家主子從外頭搬來蘇家已有多年,怎么還是那么不懂規(guī)矩?”
“本小姐更衣,你也要一并瞧個分明?”
春杏一嚇,原當這大小姐一向軟順,沒成想竟是這般凌厲。一時拿不定主意,只好道聲:“小姐莫怪。”遂乖乖地退至院中等待。
蘇螢心中也知,這一回必定要占好先機,扳回一城,否則便沒有下次。
于是,她交代小丫頭把衣服交給自己的丫鬟喜鵲,便也將小丫頭支了出去。待喜鵲將衣裙首飾細細檢查一番后,她才穿上身。
只是,那衣裙貼身緊束,將她瘦削的腰身勒得凹凸分明。若是不知底細之人瞧見,還真要以為她這些時日養(yǎng)得甚好。
蘇螢心中暗笑,原來林氏也知,我這些時日吃得不好,生怕被父親看出來!
冷哼一聲后,她終是著了那身衣裙出了院子,只是袖中卻早已藏妥了一本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