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竹撲上來,抱住了他。
忠伯也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樣的,公子?!?/p>
蕭琰看著他們,心里一陣溫暖。他知道,他能出來,離不開他們的幫助,離不開張九幽的正直。
李嵩被抓后,供出了太平公主結(jié)黨營私、意圖謀反的罪行。唐玄宗大怒,下令徹查。太平公主知道事情敗露,自殺身亡。她的黨羽也被一網(wǎng)打盡,長安的黑白兩道終于平息了。
父親的冤屈終于昭雪了。蕭琰帶著父親的靈位,回到了鄉(xiāng)下。他沒有留在長安做官,而是選擇了隱居田園,教書育人。他知道,父親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yè)。
閑暇時,蕭琰會拿出
“碎影”
劍,在庭院里練上幾招。陽光照在劍身上,泛著冷光。他知道,他的俠客之路還沒有結(jié)束,只要有人需要幫助,他就會挺身而出。
長安的風(fēng),依舊吹拂著。而那個翩翩書生劍俠客的故事,也在長安流傳開來,成為了一段佳話。
破廟的橫梁在風(fēng)中發(fā)出不堪重負(fù)的吱呀聲,蕭書生將最后一塊斷裂的窗欞釘好時,檐角的銅鈴?fù)蝗患贝俚仡潉悠饋?。他指尖的麻意還未褪去,那是昨夜握劍過久留下的余韻
——
三枚透骨釘穿透肩胛的力道,竟比三年前在洛陽城破時挨的那記狼牙棒還要沉。
“吱呀”
一聲,廟門被推開的瞬間,蕭書生已反手握住了藏在經(jīng)卷里的半截斷劍。來者是個披著蓑衣的女子,斗笠邊緣垂落的竹篾沾著細(xì)碎的冰碴,她將一個滲血的布包扔在香案上,油布裂開的縫隙里滾出半枚青銅虎符。
“禁軍北衙的信物。”
女子摘下雨笠,露出左眉梢一道月牙形的疤痕,“蕭先生認(rèn)得這個?”
蕭書生的目光落在她腕間那串紫檀佛珠上,其中三顆珠子有細(xì)微的裂痕,像是被內(nèi)力震過。三年前在朱雀大街,那個擋在他身前的老和尚也戴著同樣的佛珠,最后倒在血泊里時,手里還攥著半塊沒吃完的胡餅。
“沈青璃,前京兆府不良人?!?/p>
女子突然笑了,指尖在虎符上摩挲,“去年上元節(jié),蕭先生在平康坊殺的那三個金吾衛(wèi),懷里都揣著和這一樣的虎符?!?/p>
檐外的風(fēng)雪驟然變急,蕭書生聽見馬蹄聲從三個方向逼近。他將斷劍藏回袖中,伸手去拿那半枚虎符,沈青璃卻突然按住他的手腕
——
她掌心的溫度竟比雪水還要涼,虎口處厚厚的繭子蹭過他的脈門。
“他們來了?!?/p>
她低聲說,同時扯下蓑衣扔向供桌后的神像。蓑衣飄落的瞬間,蕭書生看見神像背后藏著的十二支連弩,機括上還凝著未化的冰霜。
第一支羽箭穿透窗紙時,沈青璃已踩著香案躍上橫梁。蕭書生旋身避開呼嘯而來的透骨釘,袖中斷劍劃過一道銀弧,將兩枚暗器釘在立柱上。第三枚透骨釘擦著他耳畔飛過,釘入神龕里的泥塑,濺起的陶土落在他肩頭,與未干的血漬融成暗紅的泥團。
“是玄甲軍的手法?!?/p>
沈青璃在梁上輕喝,手里不知何時多了柄短匕,“他們用的淬毒透骨釘,見血封喉。”
蕭書生反手接住從梁上拋下的竹筒,拔開塞子倒出三枚銀針。他認(rèn)出這是不良人特制的解毒針,三年前老和尚替他處理刀傷時,用過一模一樣的銀針。馬蹄聲在廟門外戛然而止,接著是甲胄摩擦的鏗鏘聲,有人用刀柄敲擊廟門,節(jié)奏沉穩(wěn)得像是在敲更鼓。
“蕭先生,圣上有請?!?/p>
門外傳來的聲音裹著笑意,卻讓蕭書生的指尖泛起寒意。那是李淳風(fēng)的聲音,那個總愛穿月白道袍的太史令,此刻的語調(diào)里帶著金屬摩擦般的冷硬。
沈青璃突然從梁上躍下,短匕抵住蕭書生的咽喉:“看來你比我想的更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