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錦璋在京中長大,對外面的人文風(fēng)俗很是好奇,問了許多安居縣的風(fēng)土人情,孟錦歌只敢照著曾小妹記憶里的景色、天氣略說了說。
整個過程答得膽戰(zhàn)心驚,生怕哪一句說錯,漏了餡。
好在孟錦瑤隱忍的幾聲了咳嗽聲,似在提醒天色不早了,眾人這才散了。
孟錦璋年滿十八,早已宿在外院。
孟錦歌和孟錦玥一同結(jié)伴離開,岔路相互道別后,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
孟錦瑤自小身子不好,姜氏不放心她獨住,便把隔壁的小院和主院之間的院墻打通,另設(shè)了一個小門,把小女兒安置在和自己僅一墻之隔的小院里。
孟錦瑤體弱,這一天下來,等回到自己院子時已經(jīng)乏了。
伺候的大丫頭云霞在孟錦瑤身后加了一個靠枕,剛把主子的發(fā)髻打散,就聽見窗子上傳來“啪啪啪”的敲擊聲,細聽之下,似乎還有某種節(jié)奏。
剛要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就聽自己主子說,“不過是野貓拍了幾下子窗,莫管它。
”閉合的窗子被硬生生的從外拉開,本該回到外院的孟錦璋跳了進來:“野貓?哪來的野貓,哥哥我?guī)湍阕剿?/p>
”見孟錦璋突然從窗子跳進來,孟錦瑤也不驚奇,只背過身子兀自擺弄著手里的簪子。
孟錦璋:“我的好妹妹,剛才聽你咳嗽,就知道你不高興了,果然,這小臉耷拉的都不漂亮了。
”“嫌丑還不快走,找你那漂亮妹妹去,我是只有一個哥哥的,你妹妹卻不只我一個。
”見到孟錦瑤這個模樣,孟錦璋不需多想便知曉其中關(guān)竅,這定是錦歌剛歸家,吸引了家里人的注意,讓錦瑤覺得被忽視了。
錦瑤自小身子弱,要是帶著氣入睡,明個定要不舒服了。
只得耐心哄道:“我有再多的妹妹也不及咱瑤兒。
你我是同胞兄妹,八歲前我們同吃同住,從不曾分離。
”“如今錦歌回府了,我只當(dāng)她這些年離家不易,多關(guān)心幾句,瑤兒千萬莫要多想。
”孟錦瑤心道,不過是在外面住了幾年,我就要一直欠她的不成?孟錦瑤:“哦?那撈什子的香囊都掛身上了,我看是喜歡的緊啊。
”孟錦璋腰上的香囊正是夕食前孟錦歌剛送的,為承孟錦歌的一番心意,又覺著煙青的底色和今日穿的這身衣服很搭,是以順手就系在了腰間。
瞧了瞧腰上剛掛的香囊,雖有些粗糙,但好歹一番心意,扔了可惜,只是……孟錦進解下香囊,隨手丟給云霞:“賞你了,拿去玩吧”。
看到哥哥的動作,孟錦瑤才抿嘴笑了,又與孟錦璋談笑幾句,才拉把哥哥拉到一邊小聲耳語。
孟錦瑤只說了一句,孟錦璋便愣住,先詫異的看了一眼妹妹,便連連搖頭。
最后還是耐不住孟錦瑤的哀求,只得坐下與妹妹細細商量。
云霞見狀,忙屏退左右,又安排小丫頭守在門外,這才回到屋里等候差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