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們罵歸罵,該看還是得看。
根據(jù)第一個故事的風格,第二個大概就是這個叫陳愛民的男的的一生了吧,只不過死在水里……咦這么說的話這本書明明可以改名叫《一百種死法》之類的嘛,還可以蹭一蹭說過類似狠話的葉良辰的熱度……
點開一看——
這個故事是個真的鬼故事!
…………
何槐第一個故事寫完后,第二個故事實在不敢再寫什么生兒子了。她于是從鬼里頭揪了一個混過江湖的鬼,想問問這種鬼的意見。
誰知道揪來的這個鬼,是真真正正的“混過江湖”,別說江湖了,臭水溝水井池塘它都混過哩!
行叭!
何槐有點勉強的留下他了,心道要是說的不好大不了就斷更嘛,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
這位混過江湖的水鬼陳愛民,平生最是熱心腸,但是有一天走路上,一個玩跑酷的小青年從墻頭跳下來,直接砸斷了他一條腿……
那個時候,老年人碰瓷的新聞多,小青年家底不厚,又怕賠錢,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他綁石頭塞麻袋扔到旁邊的臭水塘了。
臭水塘之前被化工原料污染,每天都臭烘烘的,再臭一點也沒人察覺。
他就這么死了。
……………
要是一般人,那肯定是怨氣沖天。
不過陳愛民那點怨氣在臭水塘里泡泡,更臭了……他愛干凈,唉聲嘆氣好幾天,又收了兒子燒的紙錢,干脆在各個河道里旅游去了。
——陰氣不足不能托夢給兒子,但是看到他工作穩(wěn)定進入市局,也算是人生無憾啦!
可惜進了市局一身正氣,他更是不敢接觸了。
老伴早幾年都不在了,她好事兒做的多,這會兒估計都排上投胎的隊伍了,還是別留牽掛的好。
這會兒何槐要出書,他趕緊就毛遂自薦了。
至于這書能不能出版——那就另說吧。
…………
說實在的,若論精彩程度,做人和做鬼,那簡直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