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資源培養(yǎng)自己附屬勢力的人,這樣的事情是可以的,在這個世界到處都是類似之事,不奇怪,不會引來諸圣書院內(nèi)部的非議。
東周各地的書院就是諸圣書院的附屬勢力,每年諸圣書院都會給他們劃撥資源呢。
當然,也會有上供。
而玄都觀主這里,他沒有放棄周清,明面上周清仍然是獨屬玄都觀的弟子,所以他也不怕無法和其他人交代,不怕玄都觀的人心散了。
周清那么優(yōu)秀,我讓他去負責和諸圣書院的戰(zhàn)略合作,這很合理,反而將自己對周清的看重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誰能說不是?
和在玄都觀相比,周清在諸圣書院那邊唯獨少了一個弟子名份。
但玄都觀不可能把自己的弟子讓出去的,現(xiàn)在就是極限,明圣沒辦法,畢竟是諸圣書院有求于人,肯定得讓一步。
兩位仙人其實商量了很多方法。
比如讓周清同時擁有兩家弟子的身份,但這最后被否了,不太妥當。
因為這太引人注目了,會把周清置于風口浪尖之上,并且玄都觀很吃虧,這個方法歸根結底,還是把自家弟子分了出去。
又或者是交換傳承,并讓周清立誓,不將諸圣傳承外泄。
這也被明圣否了,因為如果按這個方法實現(xiàn),那諸圣書院就太虧了,虧到姥姥家了!
他們是想培養(yǎng)出一個和諸圣書院有關系的七竅玲瓏心,而不是白白給玄都觀培養(yǎng)一個七竅玲瓏心!
如果交換傳承,那么周清以后在玄都觀就能修行諸圣經(jīng)文,這和諸圣書院就沒有關系了啊。
周清必須一直是玄都觀弟子,不能共享,更不可能讓出去。
周清必須和諸圣書院有直接關系。
這兩點,是兩位仙人的底線。
所以他們最終就商討出了這個方法。
讓周清保持玄都弟子的身份出去,以兩家的名義創(chuàng)建一個新勢力,同時附屬于雙方。
如此一來,玄都觀既沒有讓出弟子,諸圣書院也和周清綁定了,算是勉強滿足了雙方的要求。
一家出人,一家出地,各有優(yōu)勢,共同付出資源,也算公平,雙方內(nèi)部也說不出什么。
這個方法能讓諸圣書院接受的關鍵,就是把新勢力建立在神都。
這個位置就代表了和諸圣書院的關系無法磨滅。
如果讓新勢力建立在寒州,那諸圣書院肯定不干。
他們要的是周清這個人。
而玄都觀呢,自家弟子始終是自家弟子,去東周建立勢力,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在為玄都觀開疆拓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