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為了更加保險,甚爾是從頭到尾把《伊麗莎白》熟悉過的,甚至因為他漸漸感興趣了,其它的歌劇也沒有少聽,平時也會聽他偶爾唱一兩句,所以真夜可以肯定,就算臨時把死神的角色放到他的身上,也絕對沒有問題。
于是她當機立斷,對劇院負責人說道:“不如讓甚爾來演死神的角色吧!”
劇院負責人果斷拒絕了:“不必,計劃不必變動,死神的角色有莫里森可以頂上去,甚爾先生可以繼續(xù)他原來的戲份?!?/p>
這是要動用b卡了?
真夜了解過,在音樂劇圈,在有特殊情況時替代某個角色上場表演的替補演員通常會被觀眾們冠以“某某角色b卡”的稱呼,當然劇目之中不會刻意強調(diào)a卡b卡,畢竟在小制作巡演中,上臺次數(shù)相差不多的平行卡司也很常見,也就是一人多角的,被觀眾們戲稱為“音樂劇組不留閑人”的做法。所以,這位莫里森先生應該就是死神的某個b卡了吧。
但是這可不行啊。
劇院負責人的拒絕早在真夜的預料之中,她也在瞬間就想好了接下來的說辭,于是繼續(xù)對劇院負責人說道:“你們的死神來來去去都只有那兩種風格,就不怕觀眾看膩了嗎?如果還是這么堅持固有思想,不懂的創(chuàng)新的話,也難怪你們會被泥轟本土的寶家歌劇團擠壓成現(xiàn)在這副模樣了?!?/p>
話音剛落,真夜就看到劇院負責人的臉色肉眼可見地黑了下來,他顯然不想再繼續(xù)跟她談論這個問題了。
劇院負責人是個外國人,真夜說出來的這些問題也是一直困擾著他的問題,在他看來,泥轟這樣的男權(quán)社會對寶家這樣的劇團不會太過重視,寶家的觀眾恐怕都是女性,即使有男性觀眾,大抵也是帶著挑剔的目光或者是某些言論中說的那樣,是用著在新娘學校里挑選新娘的目光去看她們演繹的劇目的。而他不遠萬里從祖國來到泥轟,就是為了占據(jù)這塊男性為主的觀眾市場。
全都是女性的劇團當然新穎且吸引人,但也有著自身的局限性。而且非主役的演員工資不高,任務還繁重且辛苦,難道不是很好挖角的對象嗎?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即使劇院負責人來自泥轟諂媚著討好的國家,他個人在這里仍舊沒有討到什么好。劇院劇目的新觀眾不多,可以說,他們劇院完全是靠著老觀眾一次又一次地來觀看表演維持的收益在堅持著,資金方面已經(jīng)入不敷出,否則負責人也不會接受真夜這種可能會使他們自砸招牌的合作條件。
但他一點也不想聽一個外行人在自己面前說起這個。
而真夜無視了他的臉色,繼續(xù)說道:“其實你們劇院有很大的優(yōu)勢,畢竟你們是由霉里賤人組建起來的,如果由泥轟人作為主角出演劇院劇目的話,會讓泥轟得到極大的認同感,也讓你們劇院更受泥轟觀眾的喜愛?!?/p>
真夜雖然身在泥轟,但她思想上畢竟不是個泥轟人,因此更能跳出圈子去看問題。
現(xiàn)在泥轟人的精神象征已經(jīng)不再是菊與刀了,他們現(xiàn)在亟需別人的認同。文化是由海對面國家傳入的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讓對面的國家消失,然后他們就可以借此侵占他們的土地,占據(jù)他們的文化,并且將那更加先進的文明占為己有,聲稱自己才是洪荒文化的起源,只是過去的歷史已經(jīng)證明了這是一條絕路,在這樣的情況下,泥轟就更加需要別人,尤其是他們的主人國的認同了。
聽了真夜的話,劇院負責人愣了一下,進而認真思考起來,作為一個西方人,他當然對這里的文化不甚了解,而真夜作為有著亞裔面孔的本地人,理所當然是比他更加了解泥轟的。所以……或許她說的是正確的?
盡管心里已經(jīng)有所動搖,劇院負責人卻仍舊沒有說話,他大概是還想聽聽真夜還會說出些什么。
“而且時機不等人,據(jù)我所知,已經(jīng)有其它霉里賤人加入泥轟本土劇團了,如果讓他們搶占先機,你的優(yōu)勢將會極大被削弱。所以……”
有時候,有競爭才是會冒著風險做下決定的動力。不過就在劇院負責人動搖完畢,開口說出同意的話來之前,五條悟忽然插了進來。
“讓他上?!?/p>
他扔出了一張黑卡到劇院負責人面前。
真夜:……
這個人傻錢多亂壞行情的大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