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英心中轟然作響,總編輯?他預料到馮紫英邀請自己是要擔任主編,但是沒想到會是總編輯,而總編輯的權責是什么?
心中固然激動萬分,但是馬士英也很清楚這份榮耀背后肯定需要背負許多責任和壓力。
“紫英,我能問一問這《內(nèi)參》編輯委員會的構成,總編輯職責權利以及下一步《內(nèi)參》的思路方向和重點么?”
馬士英的謹慎和冷靜符合馮紫英對他認知,這樣也才能扛起這份擔子。
“《內(nèi)參》的主旨瑤草應該明白,幾個板塊的基本上都是按照朝廷要務來一一進行布局的,但我們講求的是先行一步,不會完
全按照朝廷既有的大政方針來進行探討,而更多的是前景展望、現(xiàn)實評估和事后總結,尤其是前景展望和預測,事后對問題的總結和分析,……”
馬士英點頭,《內(nèi)參》在青檀書院中有渠道可以讀到,他幾乎一期部落都讀過,一些精彩文章和片段他還專門做了摘抄和筆記,反復研讀。
“而下一步《內(nèi)參》的方向,我個人認為仍然需要側重于民生和軍務,民生直接關系地方安穩(wěn),而安穩(wěn)則關系到朝廷大局穩(wěn)固,準確的說就是要解內(nèi)憂,而軍務則主要是指邊務,也包括我們先前提到的流土之爭,這是混雜了軍務和民生的結合體,更為復雜棘手,一句話,內(nèi)憂外患中最緊迫的問題,就是《內(nèi)參》永遠追逐的焦點?!?/p>
馮紫英的回答沒能讓馬士英滿意,他繼續(xù)追問道:“紫英,你能不能更具體一些,下一步若是你要我出任總編輯,我的理解,總編輯在采用文章和確定未來采錄選題方向上都需要做戰(zhàn)略預判,我不愿意把你們辛辛苦苦打下來大好局面落到我手上就敗落了,我也擔不起這個責任?!?/p>
“嗯,沒那么夸張,不過我也可以和你說一個我們這一批人的關注點,民生經(jīng)濟方面,開海之后的海貿(mào)和海貿(mào)伴隨而來的工商業(yè)發(fā)展,我們認為這應該是破解朝廷財力困窘的一個著眼點,當然這還不夠,海貿(mào)出口的絲、茶、瓷、鐵、布、藥、鹽幾大類如何良性發(fā)展,可以重點探討,嗯,我們認為編輯委員會下一步可以主動向地方上的官員們主動約稿,聽取他們在這方面的建議和意見,各府的知府們都是四品官員完
全有資格獲得《內(nèi)參》的閱讀權限,甚至更低一些的各縣縣令,我以為都應該有這份權力,當然這可能需要一個過程,……”
馮紫英這樣一個大膽提議讓馬士英也是心潮澎湃,這意味著《內(nèi)參》的覆蓋面會更大,影響力輻射圈都會全面增強,約稿是鼓勵地方官員們的參與積極性,這會帶動他們的興趣,而允許他們獲得閱讀知情權,那么就更能激發(fā)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同時這種反作用的影響一樣會大大加強,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馬士英都不得不佩服馮紫英真正是一個天才,這份《內(nèi)參》的創(chuàng)立在他看來,甚至比開海之略意義更為巨大,這足以影響和改變整個大周朝廷的律令的貫徹執(zhí)行方式。
“……,軍務是始終繞不過去的,關乎大周生死,那么下一步重點是哪里?我們認為遼東肯定還會是重頭,但是更緊迫得可能就是我們先前談到的西南流土之爭,極有可能會局面惡化,你應該知道楊應龍之子楊可棟還在京師中吧?”
馬士英臉色沉重,微微點頭。
這個情況他原來并不知曉,也是近期才知曉,也讓他很震動,朝廷并非沒有疑忌,否則不會讓楊應龍之子做人質(zhì),但楊應龍卻愿意如此,要么就真的是心地坦然,要么就是隱忍圖謀大計,馬士英當然清楚這只能是后者。
“一旦楊可棟那里生變,那就意味著戰(zhàn)爭之門打開了。”馮紫英很肯定地道:“龍禁尉負責監(jiān)控楊可棟,但是我覺得楊應龍一旦要動手,肯定會有完
全之策讓楊可棟脫身,一旦楊可棟失蹤,戰(zhàn)爭基本上就能倒計時了。”
馬士英深吸了一口氣,“紫英,我明白了,還有么?”
“一旦西南戰(zhàn)事爆發(fā),建州女真,白蓮教,蒙古人,甚至倭人和西南的洞武,安南,會不會趁火打劫?《內(nèi)參》恐怕都需要做好一些預先提醒才是?!瘪T紫英攤了攤手,頗有些無奈地道:“我們現(xiàn)在只有這樣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甚至還是用寧夏叛亂和開海之略搏來的,那就要把這份話語權用到最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