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找不到合適的開源之道,朝廷真的就要崩了。
這也是為什么上至永隆帝下至六部官員對開海之略如此熱衷,甚至壓制了許多的反對聲音的緣故。
“……,不過這里邊牽扯到一個問題,這是債券,不是特許金,既要計息,還要還本,牽扯到發(fā)行年限和海稅的抵押能力問題,比如三百萬都是十年前,那么從十年之后,連本付息一次性要支付三百萬本金加利益,可能會高達七八百萬兩,朝廷一次性拿得出這么多銀子來償還么?”
這個問題的確是一道難題,但是之前內(nèi)閣也已經(jīng)商議過了,面對目前朝廷如此困難的局面,這筆債券收益無論如何都要拿到。
但具體如何來操作,他們現(xiàn)在更希望聽馮紫英的一些建議和觀點,這些東西都是以前從未遭遇過的。
短期臨時性借款,朝廷不是沒有過,十萬兩,個月,不計息,但都是商人們處于某些不得已的原因被迫借款,像這種借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長期借款,就從未有過了。
說穿了,都是馮紫英這小子腦袋瓜子里想出來的東西,大家都沒有遇見過,如何來操作,就連鄭繼芝這個老戶部尚書心里一樣沒數(shù)。
“那紫英你的意思是如何呢?”方從哲也難得地問了一句。
“這要看朝廷的現(xiàn)狀,如果全數(shù)以十年期開海債券發(fā)售,第一計息可能會比較高一些,第二也會讓商人們有些疑慮,擔(dān)心朝廷無力償還,我個人建議可以采取組合式來發(fā)售,比如三年期開海債券一百萬,五年期開海債券一百萬,十年期一百萬,這樣一方面消除這些商人的內(nèi)心擔(dān)心,同時也減少不必要的計息,而且如果明年海稅的收入可觀,我們也可以考慮繼續(xù)售賣開海債券,那個時候商人們看到海稅收入的可觀,信心大增,這些就不是問題了?!?/p>
馮紫英給出的建議前半段都還沒什么,即便是葉向高他們都能想得到,但是這后半句卻讓大家心里一亮,這意味著明年似乎也還可以延續(xù)這樣的操作法?
從這幫人的目光眼神和表情變化里,馮紫英就能揣摩出這些人心思,包括齊永泰在內(nèi),無一例外目光里都多了幾分熾熱。
葉向高輕咳了一聲,看了一眼齊永泰,而永隆帝也將身體微微后仰,目光同樣落在了齊永泰身上,其他幾人都是嘴角帶笑,卻不言語。
齊永泰內(nèi)心輕嘆,一幫閣老重臣加上皇上,眼睛珠子都扎進錢眼里去了,但自己一樣無法免俗,現(xiàn)實窘境所迫啊。
“紫英,照你這個說法,這等債券便是每年都可以售賣,而不必等到十年后朝廷償還兌付結(jié)束之后再來?”
齊永泰的話問出了所有人心聲,雖然還沒有完全搞明白其中奧秘,但馮紫英能這么說,就意味這里邊肯定有門道。
“皇上,諸位大人,其實這個問題不復(fù)雜,當(dāng)然不是要兌付償還完畢才能繼續(xù)售賣,甚至一年賣兩回也不是問題,這些都不是關(guān)鍵,關(guān)鍵在于您能不能讓人家來買?!瘪T紫英知道需要給他們灌輸一些國家信譽(朝廷信譽)的意識了。
“您未來十年海稅平均一年只有二三十萬兩,你一下子要賣三百萬債券,那么你到時候怎么償還?除非朝廷從其他地方籌資來償還,可以海稅為抵押,這是寫明了的,所以商人很難相信,你今年賣了,明年再賣,肯定沒人會買,甚至還可能引發(fā)民間對第一批開海債券的不信任,……”
“如果第一年海稅只有二十萬,但是第二年由于對外貿(mào)易增長,海稅增加到三十萬兩,第三年增長到五十萬兩,那么出于對這種形勢的看好預(yù)期,興許商人們就愿意購買第二批、第三批開海債券了,……”
馮紫英侃侃而談?!啊?,這只是一方面,我再舉個例子,比如朝廷水師占領(lǐng)了蝦夷島,發(fā)現(xiàn)蝦夷島盛產(chǎn)皮毛,漁業(yè)發(fā)達,那么就可以以蝦夷島的皮毛和漁業(yè)收入作抵押,售賣蝦夷債券,占領(lǐng)了南洋的香料群島,那里盛產(chǎn)香料,每年香料售賣收益可能達到百萬兩,那么朝廷也可以售賣香料群島債券,……”
“究其原因,不在于什么時候售賣債券,一年賣幾次,什么名義賣,每次賣多少,這些都不重要,……,關(guān)鍵在于商人們能不能,愿意不愿意相信朝廷,相信不相信朝廷能夠如期償付兌換,這就是一個信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