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馮紫英終于外放永平,開始為了自己在永平府的事業(yè)打開局面而四面出擊,苦心經(jīng)營時,京師城中卻依然是暗流涌動。
站在鳳藻宮外的游廊上,元春手輕輕撫在廊柱上,幾乎是在眺望著蜿向西流向太液池的溪流,眉目間多了幾分疑惑。
“他還真的外放出京了?”元春自言自語,但面色卻有些凝重,“齊永泰和喬應(yīng)甲居然會同意?還是別有用心?”
站在一旁的抱琴不敢搭話,雖然她已經(jīng)屢屢出宮替自家娘娘和小馮修撰傳過幾次話了,也知曉一些內(nèi)情,但是涉及到關(guān)鍵事情,她也不敢胡亂插言,一旦誤導(dǎo)了娘娘,那可是彌天大禍。
“娘娘,小馮修撰不是給了您一封信么?您看看就知道了啊?!北僖娫耗窨嗨迹滩蛔〉?。
“哼,我就怕看了之后還會更看不穿悟不透了啊?!痹狠p聲道:“一個館選庶吉士,而且還是翰林院修撰,如此大好前程,居然說丟下就丟下了,去了永平府當(dāng)一介同知,換了誰,誰會愿意?其師還是內(nèi)閣閣老,誰會相信?”
在宮中的消息的確不太靈通,元春也知道這和自己根基太淺有很大關(guān)系,像許皇貴妃、蘇貴妃這些有了成年皇子的貴妃們就要靈通許多。
不僅僅是人家在宮中根基深厚,替他們賣命的人更多,更因為人家有子嗣王爺,可以隨時和子嗣光明正大的聯(lián)絡(luò)。
兒子們也可以大大方方的進(jìn)宮來問安,安排人給自己母妃送各種物事,自然各種消息都能第一時間獲知。
像馮紫英外放元春居然是從梅貴妃那里得知的,這才以弟弟寶玉過生賜物為由安排抱琴出宮回家中一趟。
省親時的見面情況還歷歷在目,元春心中越發(fā)沉重。
太上皇這段時間身體也不太好,太妃一直陪著,而義忠親王也越發(fā)去仁壽宮那邊勤了,而且是帶著那位王世子。
據(jù)說太上皇見著那位王世子心情就要好許多,這算什么?
造勢么?
還是父慈子孝?
可這等情形皇上知曉了心中會如何著想?
元春心中越想越是煩躁。
“抱琴,去把信拿過來?!?/p>
信的筆跡是寶玉的,語氣也是寶玉的,但是言語流露出來的許多信息卻分明就是馮紫英傳遞過來的。
沒想到寶玉突然間又和馮紫英如此熱絡(luò)密切起來,倒是讓元春頗感驚詫。
母親來信說寶玉現(xiàn)在成日在屋里讀書寫書,只不過卻是寫那等傳奇話本。
這本來讓元春有些不喜。
后來聽說馮紫英也很支持,加之寶玉寫的話本不但在《今日新聞》上連載,而且也還成為了京師城中一些茶樓酒肆中說書人說書的底本。
甚至還有戲班子要拿來當(dāng)做腳本上戲臺子,這就很不簡單了。
能上戲臺子的腳本基本上都是小有名氣的士人所寫,等閑之人便是能寫也很難讓戲班子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