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閣老和喬大人那邊恐怕不好說話吧?”忠惠王也不認為馮紫英靠私人關(guān)系就能說通齊喬二人,除非有充足的理由。
“當然有條件?!瘪T紫英輕聲道。
“哦?”忠惠王揚了揚眉。
“孫承宗任兵部右侍郎兼鄖陽巡撫、荊襄鎮(zhèn)總兵。”馮紫英不動聲色地拋出條件。
忠惠王顯然有些吃不準這里邊的門道了,孫承宗西南平叛,原來是兵部武選司郎中,升任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左參議兼敘馬兵備道,現(xiàn)在要出任兵部右侍郎見鄖陽巡撫、荊襄鎮(zhèn)總兵,這對于朝廷來說意味著什么?
“孫大人現(xiàn)在只是從四品,而且提拔事件不長,可要負責(zé)整個西南戰(zhàn)事,需要一個得力之人,孫大人是最適合的,但其職銜太低,需要破格提拔,李大人是主管兵部的閣老,若是沒有他的提議,就算是齊閣老也不好過問,皇上恐怕也很難同意?!瘪T紫英解釋道。
這樁事兒在王應(yīng)熊回京之后馮紫英就在考慮了。
要應(yīng)對播州楊應(yīng)龍甚至可能是王子騰登萊鎮(zhèn)的威脅,唯有將整個四川湖廣軍務(wù)大權(quán)交由一人來統(tǒng)管,他原來想過孫承宗可以升任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的參政,或者湖廣承宣布政使司的參政,但是考慮到一旦有變,播州楊應(yīng)龍和王子騰牽扯到四川和湖廣兩個省,那一個省的參政都顯得名不正言不順,唯有加掛兵部右侍郎的職銜才最合適,能夠直接對四川和湖廣的軍務(wù)進行干預(yù)。
但這樣驟然從從四品的左參議升任參政已經(jīng)是連升兩級了,現(xiàn)在更要升為正三品的兵部右侍郎,那就是連升三級,哪怕孫承宗資歷的確很深了,但一樣會遭到很多人的堅決反對,李三才本人都不會同意,皇上恐怕也不會輕易認可這種青云直上式的提拔,所以這就需要一個契機來實現(xiàn)條件交換。
“這樣啊,紫英,你確定李三才會答應(yīng)?”忠惠王動心了。
如果讓陳繼先走人,順帶清洗一波五軍營,那么就能為自己掌握五軍營打下良好基礎(chǔ),而孫承宗的提拔既符合西南平叛的戰(zhàn)情,同時也是北地文臣們所希望見到的,以李三才的特殊身份,他也能和江南士臣進行過溝通,容易達到目的,這邊自己大概還要去和皇兄匯報一番。
“他為什么不答應(yīng)?”馮紫英反問,“陳繼先留在五軍營對他有好處么?放到淮揚上下都能有個交待,不偏不倚,說得過去,至于孫承宗的事情,他好歹也是出身北地,并不愿意和北地這邊搞得太僵,更何況孫承宗的表現(xiàn)有目共睹,便是首輔次輔他們也說不上什么?!?/p>
忠惠王終于點點頭,“這是個好主意,不過,紫英,如果陳繼先真的如孤所愿走人,但他不愿意帶走其部屬,那孤又該如何?”
“很簡單,你就先放話說要讓武將軍官在三大營走交流,陳繼先就會明白了?!瘪T紫英輕描淡寫地道:“這本來也是皇上的意思?!?/p>
忠惠王終于放下心來,這的確是他在受命時皇上給他的口諭,必要時,可以知會兵部,進行交流任職,讓神機營和神樞營將領(lǐng)到五軍營任職,這樣就能實現(xiàn)目標。
說通了這一道理,忠惠王心下放下許多,語氣也變得輕松起來,“紫英,孤這趕鴨子上架要出任這個京營節(jié)度使,可孤從未打過仗,也沒帶過兵,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p>
“王爺,說句不客氣的話,京營三大營里邊,主帥參將游擊這么多,真正打過仗的有幾個,京營不是邊軍,忠心才是最重要的,陳繼先是五軍營的大將,他打過仗么?五軍營二十年未出京師一步,去哪里打仗?神機營一出城三屯營一戰(zhàn)就全軍覆沒,神樞營略好,那也是因為仇士本打過仗,但他現(xiàn)在手底下這些兵,我看也未必,當然現(xiàn)在情勢不比以往,三大營都還是該選一選能打仗的武將來帶兵,不過作為主帥的您,用好將領(lǐng),讓他們令行禁止,那才是最重要的?!?/p>
這一番話說到了忠惠王心里去,他忍不住捋須微笑,用好人,這是最重要的,這一點他還是有些信心的,憑著自己身份,只要對下邊武將好生安撫拉攏,這一點不難做到。
“紫英,在京營中你可有看得上眼的將官,也給孤推薦一二,孤正是用人的時候,……”忠惠王點點頭。
馮紫英心中一動,但是隨即搖頭,“邊軍中倒是有人可推薦,京營中,雖然也認識一二,但都交情不深,還是王爺自個兒考察選拔的好,不過神樞營那邊你想要選人恐怕仇士本不會輕易答應(yīng),那都是他的人,倒是神機營新建,錢國忠恐怕也還沒有來得及上手,王爺可以好生甄選一番?!?/p>
不出所料,忠惠王也只是隨口一說,并未當真,真要馮紫英推薦來的,他還要好生斟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