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英,這是各家來吊唁林姑父時的禮單,我讓人整理出來了,你過目一下?!睗M臉疲憊的賈璉把一疊紙拿了過來,“我看林妹妹也沒有多少心思過問這些,妙玉姑娘也是只顧吃素念佛,這東西……”
“璉二哥,辛苦你了?!瘪T紫英沒看,現(xiàn)在也不合適看這些,論理也該是黛玉看。
另外還要處理林如海的兩個侍妾的問題,因為年齡都還不算很大,而且又無子嗣,馮紫英的意見也還是送一份合適的禮物,打發(fā)回去,也可以讓人家自行安排下半生,黛玉也同意了馮紫英的意見。
“嗯,也差不多了,紫英,這天氣也越來越熱,我看后日出發(fā)去蘇州差不多,你就不必去了,畢竟你公務(wù)在身還要處理,幾位妹妹我覺得也不必去了,我陪著林妹妹扶靈回蘇州安葬之后,也盡早回揚州?!?/p>
林如海三世單傳,所以只剩下一些隔得很遠的親戚,回蘇州也就是一個安葬事宜。
這邊在林如海過世之后就已經(jīng)安排人去那邊將墓地墓碑等早已經(jīng)布置妥當,所以賈璉和黛玉過去也不會逗留太久,若是一大檔子人過去也不合適。
“嗯,也行,我就讓玉釧兒和紫鵑陪著黛玉和妙玉她們兩姊妹回蘇州吧。”馮紫英點點頭。
這幾日大家都累得夠嗆,一場喪事吊唁活動辦下來,還真的不簡單。
也多虧有一個像賈璉這樣的至親和熟手來挑頭,像汪文言和吳耀青這些人又不合適出面,馮紫英又沒有這方面經(jīng)驗,所以全靠賈璉扛著,才算是把這些事情處理利索。
“另外就是揚州和蘇州這邊林家的宅子鋪子和田地的處置,蘇州那邊留了一二十畝田地和一處老宅,主要是便于日后返鄉(xiāng)省親祭祖以及維護林家祠堂所用,揚州這邊就全數(shù)處置了,這也是林姑父的意見,……”
賈璉一邊清理著,一邊報著數(shù),“總計林林總總也處理得差不多了,目前算下來,變現(xiàn)到手和林姑父留下的現(xiàn)銀大概在三十八萬兩左右,另外這一次吊唁中,陸陸續(xù)續(xù)收到的禮金,出來一些無法暫時無法估算的禮物外,金銀折計在七萬余兩左右,所以現(xiàn)在林家擁有現(xiàn)銀大概在四十五萬兩上下,嗯,除開借給府里的十五萬兩,尚余三十萬兩,另外還有部分林姑父要求留下來的老物古物物件兒,嗯,主要是留給妙玉和黛玉兩位妹妹的,……”
這是在給馮紫英這個未來女婿報賬了,馮紫英本來沒多少心思聽,但卻不好不聽。
但以前不太清楚,這一回卻是一個真實的數(shù)據(jù)擺在了面前。
四十五萬兩,什么概念?
按照目前的物價水平,一兩銀子馮紫英自己測算了一下,購買力大概相當于自己穿越時的八百元到一千二百元人民幣之間。
這和《紅樓夢》書中劉姥姥進大觀園時提到的京郊莊戶人家收入花銷在二十兩銀子接近,但是和賈府尋常丫鬟五百錢到一兩銀子月例相比,似乎又顯得略低了一些。
但考慮到這等丫鬟都是和賈府具有人生依附關(guān)系,并管吃管穿管住,而且在榮寧二府中當丫鬟具有相當社會地位的情形下,也能勉強接受。
所以按照一兩銀子一千元計,這四十五萬兩銀子相當于四億五千萬人民幣,一個葬禮收到的禮金在七千萬左右。
這符合這個時代一個包括朝廷官員主流認可的肥缺位置價值,畢竟林如海在這個位置上干了整整七年了。
再聯(lián)想到一個頂級鹽商的家資在兩三百萬兩左右,那么也就意味著這個時代富豪榜上人物大概就是相當于二三十億人民幣,也差不多,畢竟這還是一個農(nóng)業(yè)社會,無法和工業(yè)時代,更別說信息時代相比了。
“按照林姑父的意思,若是這妙玉姑娘愿意與黛玉妹妹一并嫁入你馮府,自不必說,若是其人堅決不肯,他說也和你商量過,不必過于勉強,便從這二十三萬兩銀子中留下十二萬兩作為其陪嫁,委托紫英替她物色一個合適的人家,另外一些老物古物也盡量滿足其要求,……,拿出三萬兩作為兩位姨娘返家安頓的陪嫁,……”
林如海也算是對妙玉安排得仁至義盡了,一個庶出女陪嫁幾乎要趕上嫡出女了,這在其他家是不可想象的,大概也是因為林如海覺得虧欠了妙玉母女的緣故。
這一點在林如海給馮紫英信中也提到了,只是沒有給賈璉信中那么詳盡。
在林如??磥恚恍﹩渭兊你y子已經(jīng)不足以打動馮紫英這樣的人物了,林如海給馮紫英心中更多地還是他都轉(zhuǎn)運鹽使司衙門的一些人脈資源和消息需要交代給馮紫英,以便于日后可以用上。
“嗯,璉二哥,就按林叔父生前安排的辦吧,你也詢問過兩位姨娘,她們的態(tài)度……?”
“先前還是有些不愿意的,不過我和他們闡明了原委,也提到了林姑爺?shù)陌才?,大概她們也考慮到林妹妹先要守孝,可能會住在京師城府里邊,守孝期滿后要嫁入你家之后的情形,最終還是接受了這個安排,她們打算和我們一起去蘇州之后,便不再回來了?!辟Z璉安排十分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