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行者四號首次載人發(fā)射時間確定,有關于這方面的新聞再入引起了眾人的關注。要知道,這可是國內(nèi)首次民用載人飛船發(fā)射,意義重大。
因此,從上到下都在密切關注著。甚至有關于誰來擔任這艘飛船的首飛任務,這也引起了眾人的猜測。
相比于官方發(fā)射任務的嚴肅,民用飛船方面的話題則就相對比較輕松一些,
大家的討論自然也就更加熱烈了。
也正是因為關注太高,所以這無情之中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為此,余成武周向明早就帶隊前往南海去親力親為了。
雖說前面三次發(fā)射任務都取得了成功,但那畢竟是無人發(fā)射與這次有很大的不同。這次是載人發(fā)射,容不得半點失誤。所以整個浩宇航天從上到下都顯得有那么緊張。
吳浩自然也了解了這一點,但也無可奈何,這是一個門檻,就像是要步入高考的學子,必須要面對,
緊張和害怕是必然的,跨過去就好了。
如果他過多安慰,反而會加劇他們肩上的壓力。與其這樣,他還不如不去安慰,甚至不過多露面,不去過問呢。這樣一來,也能夠讓他們稍微輕松一些,對他們的工作也是一種肯定和支持。
當然,作為首次載人發(fā)射任務,該重視的還是必須要重視。比如整個發(fā)射任務,吳浩會親自去現(xiàn)場觀看,并且還會出面參加航天員的出征儀式等等。
距離發(fā)射還有一個多周呢,吳浩不著急前往。過早的前往也會給準備團隊帶來壓力,所以他等到最后再去吧。去了什么也不說,直接觀看就好。
忙碌了一早上,吳浩終于是處理完了桌上高高的文件。雖然說公司內(nèi)部提倡無紙化辦公,也基本上實現(xiàn)了無紙化辦公。但是有一些文件什么的還是需要紙質文件才行,
包括一些重要的合同協(xié)議,
還有一些其它需要備份存檔的賬目什么的,很多都是需要他過目簽字的。
招呼沈寧進來搬走文件,吳浩這才松了一口氣,起身拿起水杯,走到了休息區(qū)的巨大落地窗前,張望著遠處,俯視著整個園區(qū)內(nèi)的景色。
剛張望了一會兒,就聽到房門響了,只見張俊這貨從外面走了進來。事實上吳浩沒轉身也知道是這貨,除了他和鄒小東楊帆,以及林薇他們誰還會這么不經(jīng)由秘書處直接進來的。
這個時間,林薇肯定在微傳媒不可能過來的,鄒小東帶著團隊正在忙著項目的,應該還沒有回來。至于楊帆此刻應該鉆在實驗室里面,不會輕易出來。
那么不用想,肯定是張俊這貨了。
看到站在窗戶前的吳浩,張俊一臉笑意端直走到冰箱錢,取了一瓶水,然后走到了休息區(qū)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