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昭見他每一天耍刀的手法都不完全一樣,內心頗為好奇,于是問道:“耍刀人,以前的耍刀人都是照著一個固定的招式耍,你卻每天都變來變去的,這又是為什么?”
燕陽瞪他一眼:“怎么,難道你見過他們耍刀?”
“沒有,”小昭搖搖頭,“聽說是這樣。門人們私下里議論,說只有照著一個招式耍,把那一招練得爐火純青,才可能耍成功。要是一直變來變去,那是絕對不會成功的。那些人都是有一定水平的武者,說這樣的話肯定有道理?!?/p>
“嗯,確實有一定的道理?!毖嚓栒f道,“不過,這個道理并非任何時候、任何場所都適用。有些時候,有些場合,窮則變、變則通的道理更適用?!?/p>
“你這左一個道理右一個道理的,我聽不太懂?!毙≌颜f道,“反正你聽我的勸,照著一個招式練就行!”
一個涉世未深的小丫頭,居然用勸誡的口吻教訓人,這讓燕陽萬萬沒想到。
他犯不上跟這么一個小丫頭計較,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每日進行不同的嘗試,耍刀不輟。
小昭見燕陽不聽他的勸,每每看到燕陽耍刀的時候就將眉頭皺得老高。在她看來,燕陽這就是調皮玩鬧,而不是認真耍刀。
后來,她實在看不下去,于是趁著出外采買的時候去見門主梵綱,打算讓梵綱勸勸燕陽。
梵綱聽罷小昭那急赤白臉的講述,沒有當場表態(tài),而是神色淡然地對小昭說道:“這件事情你且不要管了,回去吧!”
小昭怒著嘴想繼續(xù)說些什么,見梵綱擺出一副不容她置喙的樣子,只好憋屈地離去。
“哼,耍刀人不認真,門主也不想管,真氣人!”
一邊走,小昭還一邊埋怨。
梵綱將小昭打發(fā)走,自己卻陷入了沉思。
作為門主,他當然希望耍刀人勤懇練功、不得有絲毫懈怠,盡快將耍刀功的功法習練到極致,以便實現最佳耍刀效果。然而作為寒山界的頂尖武者,他也深諳那耍刀功的弊端,任何耍刀人,只要按部就班地依照耍刀功修煉,那就不太可能將落鳳坡所有的參天大樹攔腰劈斷。
他早就明白這一點,然而他不能改變開山老祖的所有設定,只能依照開山老祖的設定行事,期待那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哪個耍刀人那里完成。
每一次耍刀失敗,他內心都會增添一些惆悵,卻只能徒嘆奈何。
而今,根據小昭的稟報,新來的那個耍刀人也像以前的耍刀人那樣每日耍刀不輟,卻將刀法變來變去,在小昭看來那是耍刀人懈怠、玩鬧,而在梵綱看來卻不完全是這樣。他沒有親睹燕陽如何耍刀,無法遽然作出判斷。如果燕陽確實在玩鬧,那么他當然會失望。然而如果燕陽這是在進行改進運刀方法的嘗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希望耍刀人做出這樣的嘗試,如果通過嘗試能夠增強耍刀的威能,那就是一種成功。
所以,聽罷小昭的講述,他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因此沒有急于表態(tài)。
他想悄悄地親身觀察一下,看看那個耍刀人究竟在干什么。
梵綱在思考,燕陽也在思考。
燕陽所思考的是,自己屢屢變換刀法而不逞,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可能是方向不對。他在刀法之中融入了血劍神通,那血劍是可以跨界逞威的,卻無法推動刀芒在這么短的距離內發(fā)揮作用,顯然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了偏差。
左思右想之后,他認為血劍之所以能夠跨界逞威,乃是由于劍芒走的是直線,一劍刺出之后,那劍芒直直前行抵達目標。而他耍刀的時候,刀芒則是環(huán)形運轉,與劍芒的運行方向完全不同。
如何讓刀芒在環(huán)形運轉之中呈現出直線運行的威力,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