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斷困難,那就只好跟同僚們商議了。燕陽作了那么大貢獻,在這件事上具有最大的發(fā)言權(quán),還是先聽聽他的意見吧。
不過,這件事情并不著急辦,眼下需要處理的緊急事務很多,首先需要摸清的是前方的戰(zhàn)況。
等到燕陽將魔族總壇中的諸般設置統(tǒng)統(tǒng)破壞、魔力全部吸收,一干道族強者不再停留,紛紛起身返回道族總壇。
這場決戰(zhàn)固然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可是統(tǒng)算下來,道族方面也承受了巨大損失,輔助道主攀山兔等人戰(zhàn)死,犧牲人數(shù)占了全部出戰(zhàn)人數(shù)的六成,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好在承受了巨大損失之后,道族方面畢其功于一役,徹底搗毀了魔族的老巢,魔族強者被一網(wǎng)打盡,總體看來非常值得。
回歸之后,閑山鶴立即敕令前方統(tǒng)帥報送戰(zhàn)情。兩三日后,各地紛紛傳回戰(zhàn)報,宣稱所在區(qū)域魔族勢力已然基本肅清,魔族將士非死即傷,少量魔賊下落不明,或是混入了魔族平民之中,或是通過虛空甬道逃往其他界域,具體人數(shù)不詳。
得悉這一情況,閑山鶴當即眉頭緊皺。
那些逃竄的魔賊,人數(shù)雖少,卻是將來的禍患,若不及時加以清除,勢將死灰復燃。其中混進魔族平民堆里的,可以著令前方將士進行地毯式搜索,搜出一個斬殺一個,但是誰也不能保證沒有漏網(wǎng)之魚。
那些通過虛空甬道逃往異界的,道族將士則是鞭長莫及,無法追索。便是派些人前往異界,也可能是大海撈針、無功而返。況且由于天地法則限制,只有三級尊者以下的低端武者才能前去異界,即便追蹤到了魔賊,能否擒獲也是個很大的問題。
這些跨界魔賊,在伏魔界成了喪家之犬,在異界則可能興風作浪、攪得闔界不安。即如燕道主,若非對魔人攪擾混沌界心生義憤,便不會跨界前來伏魔界除魔。
如果那些魔賊攪鬧得過分,那么其他界域的強者說不定像燕道主那樣跨界而來,在不明是非的情況下向道族方面問罪,屆時他閑山鶴就會不勝其煩。
想到這里,閑山鶴一邊埋怨前方將士無能、讓那少量魔賊順利逃脫,一邊召集同僚計議,研究對策。
會場上依前并排擺設兩把高椅,供閑山鶴和燕陽落座。
自從受傷昏迷醒來之后,閑山鶴就感應不到燕陽的神識信息了,在他看來,這種情況極其反常。通常情況下,道主之間的神識隨時都會產(chǎn)生交互感應,不然的話,當燕陽、桑無相晉升輔助道主之時,閑山鶴就不可能第一時間感應到了。燕陽晉升道主之后,雖然他自己極力隱瞞,可是閑山鶴還是感應到了,道理即在于此。
如果感應不到,那就只有一種情況:失感的那個人死亡了。
而今的情形是,燕陽不但沒有死亡,而且看上去生命力比以往還要旺盛,跟燕陽在一起的時候閑山鶴甚至感受到了一些淡淡的威壓。
這種反常的情形,閑山鶴百思不得其解。要說燕陽掌握了一種神識屏蔽之術(shù),特意屏蔽同僚信息,那也絕對不可能,因為燕陽沒有任何屏蔽同僚信息的理由。
好奇之中,閑山鶴只好借故跟燕陽閑聊,把話題引到這方面。
燕陽洞悉閑山鶴的心思,知道自己從半仙之體進化為真仙之體這件事無論如何瞞不過他,索性不再隱瞞,將一應事體和盤托出。
閑山鶴聞之,一時之間震驚得無以復加。他萬沒想到天地之道還能如此演變,在道主之上預留了層級,并且有人能夠進入那個更高的層級!這究竟意味著什么,又會帶來什么?
其中的內(nèi)容,他無論如何都參不透。
許多年來,他心安理得地做著道主,統(tǒng)帥千萬大軍跟魔族對壘,自以為只要不身死道消那就注定無人可以取代或超越,孰料燕陽這個攪局者出現(xiàn)之后一切都變了,不但戰(zhàn)爭的走向變了,而且連統(tǒng)治格局,或者說,他這個最高統(tǒng)治者的地位都變了。若是按照以往的以修為論英雄的慣例,他閑山鶴必須讓位,讓燕陽擔任最高統(tǒng)治者,他自己則變身燕陽的僚屬。
攪局者計劃的成功,不但攪了魔族的局,而且最終攪了他自己的局。這后一種結(jié)果,是他從未預料到的。
反復掂量之后,閑山鶴無奈之中想讓位,無奈燕陽堅決不同意。作為外來者,燕陽不想喧賓奪主,況且他不欲在伏魔界久留,完成除魔大任之后,他準備返回三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