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陽頷首:“先打一拳試試效果,看看能不能把你打疼。如果能打疼,那就繼續(xù)打;如果打不疼,那就換個路子。”
這番話說得云淡風輕,差點把阿佗氣笑了:好你個大言不慚的家伙,敢情是拿老子當試驗品來著!說什么打不疼你就換路子,弄得好像你有很多路子似的。
不過,確認燕陽只是打了一拳之后,阿佗想笑都笑不出來了——人家確實打了一拳,而且拳威確實剛猛,剛猛得令人難以承受。自己的倚仗乃是招式變換快,能夠于對手眼花繚亂之際在亂中取勝。而這一倚仗,本來應該是屢試不爽、百戰(zhàn)百勝的,蓋因武林有句名言,叫做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之一字實乃戰(zhàn)無不勝的不二法門??墒?,自己現(xiàn)在卻碰到了這個對那些眼花繚亂的鬼魅招式全然不理、只是用蠻力硬剛的奇葩對手,令這一大家公認的武林定律頃刻失效了!
力量法則不管用,武林定律失效,接下來到底應該如何對付這個力大無窮的家伙?
阿佗一時琢磨不出什么良策。
“你那鬼魅招式很不錯,不妨繼續(xù)施展。”燕陽不失時機地提醒一句,聽那意思,他對阿佗的鬼魅絕學頗為欣賞,并且非常歡迎阿佗施展這一功夫來對付他。
但是在阿佗看來,燕陽用的無疑是激將法,想用言語引他入彀,讓他再次吃虧。阿佗不想上當,可是又不得不上當:除了用鬼魅絕學對付燕陽之外,他想不出還有什么辦法能夠擊敗對手,畢竟這鬼魅絕學才是他最拿手、最強悍的攻擊手段。
猶豫片刻,阿佗再次出招。
這一次他改變了策略,鬼魅般出招之后,身形快速移動,繞到燕陽身后,使出變幻莫測的無影腳。前一招乃是虛招,后一招才是實招。阿佗的本意,乃是以虛招誘使燕陽上當,令燕陽全力應付虛招之際來不及應付他使出的實招。
這一策略果然奏效,燕陽中了阿佗的誘敵之計,背后結結實實地挨了阿佗連環(huán)踢出的無影腳。
阿佗的無影腳出招迅疾,力道卻并不因此而減弱。若在身體變強之前,燕陽遭此一擊注定重傷吐血,但是經過萬年訣的淬煉之后,他的身體強度已經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莫說是阿佗踢來的幾腳,便是巨石砸在身上也未必能把他怎么樣。
所以,盡管中招之后身體保持不住平衡,踉踉蹌蹌地前沖了七八步,但是并未受到任何實質性的傷害。
阿佗一擊得中,當即欣喜若狂,雙眼一眨不眨地聚集在燕陽身上,期待看到他倒地吐血的狼狽模樣。
可是,意料中的情形并未出現(xiàn)。對手踉蹌著沖出幾步之后并未吐血倒地,而是穩(wěn)穩(wěn)地站住了,站定之后當即轉過身來,口角不但毫無血跡,反而露出一個微笑的弧度。
嗯?自己那無影腳可是傳承有緒、經過無數(shù)次實戰(zhàn)檢驗的,它的力道甚至可以瞬間擊殺一頭奔牛,而今卻未擊殺這個猖狂的入侵者!不但未擊殺,而且看樣子也未擊傷!
這是怎么回事?難道這個小子練了鐵布衫、金鐘罩之類的強身功夫?
阿佗百思不解。
轉念回想一下自己出招時的狀態(tài),想想自己是不是因為擔心受攻而減弱了腿腳上的力道,旋即又把這個可能性否定了。
他認為,自己適才乃是正常出招,腿腳上的力道甚至比此前任何一次出招都要威猛。
翻來復去地一琢磨,阿佗更鬧不明白了。
這一現(xiàn)象,看來只能用鬼魅來解釋了。
阿佗心里打著鼓,用疑惑的眼神盯著對手。
燕陽表面上甚是平靜,豎起大拇指對阿佗說道:“這一招打得巧妙,一般人難以招架,好在我招架住了!”
娘的,你這是夸我嗎?既然是夸我,為什么還要加那句后綴?說到底還是夸自己吧?
阿佗立時惱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