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點不甘心,操控靈線繼續(xù)探索。
很快,我有了發(fā)現(xiàn)。
寶庫中竟然還有一個非常隱秘的寶庫,并不是墻壁夾層,而是角落中的地下又挖了個洞,裝修成一個小寶庫。
面積也就只有十幾個平方米。
里面有兩幅畫。
一幅是齊白石的畫作:《清波荔影蝦樂圖》。
濃墨勾勒的蝦須如琴弦顫動,每一根都仿佛蘊含著生命的韻律;蝦須在水中輕輕擺動,仿佛在跳著一支優(yōu)美的舞蹈。
朱砂點染的荔枝似要滴下汁液,那鮮艷的色澤仿佛能透過畫紙,讓人感受到荔枝的香甜;荔枝的紋理清晰可見,仿佛伸手就能觸摸到那粗糙的表皮。
題款用篆隸筆意題寫于留白處,筆力蒼勁古樸,與畫面相映成趣;鈐蓋的朱文白文印章錯落有致,鮮紅的印泥為畫面增添一抹沉穩(wěn)莊重,整體布局疏密得當,既有蝦戲清波的靈動之美,又有荔枝果實的富貴之態(tài),盡顯齊白石畫作“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真諦。
另外一幅就是宋徽宗的《寫生翎毛圖卷》,絹本上的禽鳥羽毛仿佛被注入生命,尾羽處的石青石綠顏料在靈視中閃爍著千年未散的寶光,那細膩的筆觸、生動的形態(tài),仿佛下一秒鳥兒就會從畫中飛出。
我馬上開啟了遠程鑒定。
結果,兩幅畫都是真品,財戒分別估價35億、58億。
“運氣真好啊,竟然找到了《寫生翎毛圖卷》!”
我又驚又喜,興奮激動至極。
真就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p>
旋即我就琢磨開了。
為什么要把兩幅畫藏在如此隱秘的小寶庫中?
難道都是天局的道具?
曾經(jīng)用贗品釣來了真品,擔心東窗事發(fā),所以就藏得格外的隱秘?
于是我取出手機,開始百度《清波荔影蝦樂圖》,很快就出來了很多資料。
現(xiàn)任收藏者竟是和我打過交道的中海市許市長夫人鄭宜欣。
這位出身燕京鄭家的豪門貴婦,二十年前嫁給許市長的時候,帶著幾億房產(chǎn)作為嫁妝。
那個時候的幾億可不簡單,等同于現(xiàn)在的幾十億吧。
所以她收租金收得手軟,偏偏又住在中海這個古玩之都。也非常愛好收藏,甚至將之當成了投資。畢竟,很多珍貴的古董文物都有升值的巨大潛力。
她對于齊白石的畫更是喜愛。
在三年前花3億買到了齊白石的《清波荔影蝦樂圖》真品,但后面市面上又出現(xiàn)了一幅《清波荔影蝦樂圖》,通過了鑒定,拿到了真證件,她就很緊張,拿去書畫齋鑒定。
和孫永軍的遭遇一般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