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把八萬人分成四隊(duì),每一隊(duì)兩萬人,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進(jìn)行突圍?!?/p>
徐達(dá)果斷道:“敵方四面圍困我方,把二十萬兵力一分為四,等于削減了自身的戰(zhàn)斗力,四個方向各有五萬人?!?/p>
“兩萬對五萬,還可以一戰(zhàn)。”
“極容易被包了餃子。”
“反之,四面迎敵,彼此堅守背后,可讓更多的人活下來?!?/p>
聽完徐達(dá)斬釘截鐵的判斷,朱元璋若有所思,認(rèn)可道:
“倒不失為一個辦法,畢竟雙方兵力差距懸殊,正面對抗,腹背受敵,成功突圍的勝算太低了。”
“一旦變成了困獸之斗,士氣也會瞬間降至冰點(diǎn),到時候就全完了,一個都跑不掉?!?/p>
“不愧是咱的大將軍啊!”
“臨場判斷無出其右?!?/p>
“不錯?!?/p>
聽聞此言。
徐達(dá)暗暗松了一口氣,拱手道:
“實(shí)際情況要比紙上談兵復(fù)雜的多,來自各個方面的因素也要考慮其中。”
“但,分面迎敵,一起突圍,卻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了?!?/p>
“傷亡人手控制到一半,還在可以接受的范圍?!?/p>
“否則便是以卵擊石。”
朱元璋斜靠在椅背上,微不可查的露出一絲笑意,狡猾的沒有往下接話,安靜等待隔壁林澈的解釋。
……
徐妙云苦思冥想良久,給出了和父親相同的答案。
分散兵力,各個應(yīng)對。
林澈耐心聽完,長嘆一口氣:
“這樣一來,豈不是輸?shù)囊凰浚俊?/p>
“我方最少得死傷半數(shù)以上,再有意外發(fā)生的話,還有可能被全殲…”
“突圍逃命,士氣低迷,任何一方抵不住壓力,便會帶來全線崩盤的連鎖反應(yīng)。”
“錯了。”
“再想想?!?/p>
對于林澈一針見血的點(diǎn)評,徐妙云苦惱的緊蹙了柳眉:“莫非還有敗中取勝的辦法?”
“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