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雀無聲。
朱標(biāo)坐在那里陷入沉思:
“蜀漢兵力本來相對于曹魏、東吳就兵力不夠,可還是在千里之地,兵力一分為三。”
“劉備收服益州之地,接著攻打漢中,而最重要的荊州之地,只有關(guān)羽的一些兵馬,根本分不出兵來增援荊州?!?/p>
“這么說…在失荊州之前,關(guān)羽攻打樊城,難道是正確的?”
“倘若沒有東吳的突襲,那么關(guān)羽拿下樊城后,與荊州成為犄角之式,進可攻退可守,對于守住荊州有諸多利益?!?/p>
“真正錯誤的是諸葛亮在此關(guān)鍵時刻,一定要拿下漢中,造成蜀漢三處用兵,在東吳偷襲荊州時,劉備根本就無兵去增援?!?/p>
“這么算來,諸葛武侯的分兵策略,才是大錯,也導(dǎo)致東吳偷襲成功,蜀漢從此走向衰敗!”
想到這里,朱標(biāo)難以置信的看著林澈。
“先生說這么多三國,蜀漢陷入衰落的原因在于荊州丟失?!?/p>
“而丟失荊州的原因在于諸葛武侯的分兵策略?!?/p>
“先生的意思,大明北伐分兵出擊,必然失敗!”
林澈贊許的看著朱標(biāo),不住點頭:
“你比你弟弟強太多,咱這么一說你就能明白!”
“的確如此!”
“益州、漢中距離荊州有幾千里之遙,東吳突襲荊州時,就算劉備手里有兵,也來不及去救援?!?/p>
“同理,大明北伐深入廣袤草原,三支軍隊兵分三路,彼此相隔千里。”
“一旦哪支軍隊遭遇北元主力,其他兩支根本來不及馳援?!?/p>
“你說,廣袤無垠,幅員數(shù)千里的草原上,將軍隊分兵,這不是自己找死么?”
說到這,林澈嘆息道:
“雖然馮勝、傅友德,都是當(dāng)世名將,只是大明的以步軍為主,北元鐵騎雖然遠不及成吉思汗時代,縱橫天下,無可匹敵?!?/p>
“可是當(dāng)騎兵遇上步軍,在地勢平坦沒有遮擋的草原上,騎兵還是占據(jù)著絕對的優(yōu)勢?!?/p>
“一旦兵力沒有優(yōu)勢,大明軍隊怕是要遭遇很大風(fēng)險。”
“所以說,分兵合擊的決策,愚蠢之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