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朱柏湊熱鬧似的問道:“先生,既然軍隊腐化不可避免,那么這和施不施行種姓制度,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至于在大明軍隊,徹底喪失戰(zhàn)斗力之前,種姓制度還能保證天下處于穩(wěn)定和平的盛世啊。”
林澈直接被朱柏這小破孩天真的想法給逗笑了。
只是鑒于這小破孩來的次數(shù)不算多,還算是個新生。
林澈也沒說批評的話。
而是開門見山的,揭曉了答案道:“自從秦朝末年,起義軍喊出‘王侯將相你有種乎’的驚世豪言之后。”
“我華夏的百姓從根子上,就與天竺百姓有了天大的區(qū)別?!?/p>
“若想在華夏施行,這種落后腐朽的制度,必然會引得天下大亂。”
這可不是林澈在危言聳聽。
而是華夏能夠不斷從亂世卷起,和推翻異族統(tǒng)治的原因之一。
雖然只要還能活下去,百姓能夠長期忍受各種苛政。
然而若是想將天下百姓,用種姓制度徹底踩在腳底下,大元朝不到一百年,所出現(xiàn)的難以計數(shù)的起義。
就將在大明重復(fù)上演。
此話一出,朱樉倒吸一口涼氣。
他總算意識到為何林澈如此看不起種姓制度了。
隔壁密室里的朱元璋也是悚然一驚。
慶幸道:“還好我大明如今有林先生,不然天竺離的如此之近,種姓制度遲早會被我大明知曉。”
“若是咱沒發(fā)現(xiàn)種姓制度隱患,而將其推行天下的話,咱就成了大明的千古罪人了。”
劉三吾此時也是悄悄的摸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心有余悸的道:“林先生,果然是我大明不可或缺的人才,要是沒有他的存在,我大明不知道要跳多少坑呢?!?/p>
太子朱標(biāo)聽著兩人的尬聊。
也插了一句話道:“雖說天竺的種姓制度,與我大明如砒霜之毒?!?/p>
“不過林先生不是說過了,天竺有叫做長絨棉的棉花?!?/p>
“說是紡出來的棉線,質(zhì)量要好上許多。”
“或許就能解決紡紗機(jī)無法紡織,其他季節(jié)衣物布匹的問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