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
林澈看著滔滔不絕,臉上散發(fā)著自信神采,好似想到了絕世妙計的朱樉。
忍不住以手撫面。
“我說,你怎么還沒放棄,讓太監(jiān)讀書,虧你想得出來?!?/p>
“遠的不說,就說大唐那些擁兵自重的太監(jiān),哪個沒讀過書,你看又有幾個道德了?”
從史書中不難發(fā)現(xiàn)。
像唐朝那些控制軍隊后,行廢立之事的太監(jiān)。
基本上都是讀過圣賢書的。
有些人的學識,比起當世名臣都不遑多讓。
然而。
沒有一個按照書里寫的,給皇帝當忠奴。
一個二個的,因為讀書開智后。
都是想盡辦法的,增加自己的權利和地位。
不光跟文官斗法,連帶兵的武官都敢針鋒相對。
而比唐朝的太監(jiān),差那么一些的。
就是后世大明朝的那些權閹。
林澈不由得回想起。
明宣宗朱瞻基,能做出讓宦官接受教育的事來。
原來不是這位天子奇葩。
而是如今的這股子風氣,都是想用圣賢書來教育開化太監(jiān)。
林澈直接打斷了,朱樉的滔滔不絕。
“真不知道,給伱開蒙的先生,到底是怎么教你的?!?/p>
“說了多少次了,想問題不要走極端。”
“讓你腦袋放靈光一點,你小子就能從解決賦稅問題,一下子跳到太監(jiān)讀書上面?!?/p>
“你是否覺得大明盛世太長了,打算快速進入五代十國嗎?”
說真的。
倘若明朝不是有于謙,這位曠古爍今的大神鎮(zhèn)著。
恐怕大明戰(zhàn)神被俘開始。
明朝就要落得個南宋偏安的局面了。
北方自然是胡馬踏破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