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唐太宗想做一個長線的戰(zhàn)略計劃,一步步吃掉高句麗,可他的太子李承乾謀反,新太子變成了年幼的李治?!?/p>
“而唐太宗又看不上李治,覺得他這個兒子太老實了,沒有自己的威武霸氣。故此覺得剿滅高句麗的事,還是不能交給太子。”
“就向著有生之年替兒子把問題都解決了,就如同當(dāng)今陛下在干的事一樣?!?/p>
說著,道衍不由啞然失笑。
“因此,這才會不顧民生,傾舉國之力,想把高句麗剿滅?!?/p>
“當(dāng)然也不叫,甚至腦子很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p>
聽到這。
朱樉撕咬著嘴唇上干裂的死皮,猶豫了再三還是提問道:“那,唐玄宗李隆基呢。”
“他應(yīng)該算是典型的,早年英明,晚年昏聵的了吧?!?/p>
“如果早死幾十年,妥妥的圣主明君,流芳百世?!?/p>
對于他的這個問題,道衍不屑的笑了,眼底滿是傲然之色,輕描淡寫道:
“錯了,唐玄宗其實從來就沒有英明過?!缎绿茣穼ζ湓u價是,本中住,遭變開始謀始,持成不可與共終?!?/p>
“什么叫中主,就是中等才能。”
“殿下只需要把《新唐書》和《舊唐書》關(guān)于唐玄宗的本紀(jì)看一遍,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p>
道衍擺正身子,正色道:“但凡皇帝自己要做的事,無一例外全都失敗了,可要是大臣們要做的事,皇帝只要不瞎摻和,只負(fù)責(zé)一個拍板,想這個事基本上就能成功?!?/p>
“所以說,唐玄宗和齊桓公是一個類型的君主,本人沒有太大的本事,好色又愛玩,可能回電權(quán)謀,但就是不會治國理政?!?/p>
“早期用好了‘姚宋二張’四大名相,那就是開元盛世,晚期用了李林輔和楊國忠,那就是安史之亂?!?/p>
“所以他也不是晚年昏聵?!?/p>
“自己沒本事,借用的力量,遲早是要償還的?!?/p>
一口氣說完,道衍淡淡的抿了一口茶,而后意味深長的問道:“小僧說了這么多,你還認(rèn)為當(dāng)皇帝很難?還認(rèn)為但明君圣主很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