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澈撂下杯子,侃侃而談:
“我們還是先舉例,再分析?!?/p>
“漢武帝時期,通過他老子景帝大力削藩,平叛七國之亂,諸侯漸漸開始轉(zhuǎn)為了門閥?!?/p>
“而那時門閥剛剛崛起,還沒有完全成型,西漢的皇權(quán)一時間達到了頂峰。”
“也正是利用自己擁有的高度集中的皇權(quán),漢武帝北擊匈奴,南滅南越國、夜郎國等,完成了史詩級的軍事成就。”
“西漢在他的手上也達到了王朝的巔峰。”
林澈喝了口酒,眼神卻越來越清澈:
“漢武帝能取得如此軍事成就,不僅僅是他擁有當時超一流的軍事統(tǒng)帥衛(wèi)青和霍去病,他們南征北伐,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
“還在于漢武帝重用商業(yè)奇才桑弘羊,管理財政,為大軍的南征北伐,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西漢不論是軍事成就,還是軍隊的后勤保障,都離不開漢武帝高度集中的集權(quán)制?!?/p>
“然而,高度集中的集權(quán)制在西漢時期的社會條件下,注定不能維持長久?!?/p>
“知道為什么嗎?”
聽到林澈的問題。
朱元璋坐正身子,腰板挺的筆直,看著林澈有條不紊的回道:
“漢武帝雖然經(jīng)歷文景之治,經(jīng)濟狀況有所好轉(zhuǎn),但是連年征戰(zhàn)耗費的資源極其巨大,老百姓承受的賦稅壓力大,而社會保證系統(tǒng),還遠遠沒有成型…”
“漢武帝時期的西漢,有些類似于大秦,這是一臺高速運轉(zhuǎn)的戰(zhàn)爭機器,打仗需要海量的錢糧,沒有足夠錢糧支撐,再好的機器也是運轉(zhuǎn)不下去?!?/p>
“還有漢武帝后期,集權(quán)過度集中,還有身邊奸臣宦官一旁慫恿,漢武帝更加好大喜功,加上稅收制度不健全,整個朝政一團糟?!?/p>
“最后地主基層與農(nóng)民的矛盾,也在加劇對立,矛盾發(fā)展到不可調(diào)和,漢武帝后期的漢王朝逐步走向衰敗不可避免?!?/p>
“漢武帝為此還寫了罪己詔,檢討自己的失誤?!?/p>
“咱認為最主要的還是他的好大喜功造成了崩盤的局面。”
面對朱元璋侃侃而談,林澈忍不住打斷他: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就是你這位洪武帝過去,也不一定能做的比漢武帝更好,或許還會亂上加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