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講了半天軍屯,卻不是問題的實質???
抓了抓腦袋,朱樉困惑問道:
“先生…那所謂的問題實質又是什么?”
隔壁的老朱父子同樣好奇。
林澈看著一臉懵逼的朱樉,淡淡道:
“洪武朝的百姓困苦,除了年年用兵,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也可以說是致命的原因。”
“洪武五年,朝廷頒布法令:食祿之家,與庶民貴賤有等,趨事執(zhí)役以奉上者,庶民之事也…自今百司見任官員之家,有田土者,輸租稅外,悉免其徭役?!?/p>
“法令規(guī)定,凡朝廷當官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賦稅,不僅當官的,就連士紳也享受這一特權?!?/p>
“后來,連在學的學生、生員之家,除了本身外,戶內還免除兩人差役。”
“這樣一來,現(xiàn)任官、士紳、生員逃避了稅賦,豁免了徭役?!?/p>
“完糧當差的義務,便完全落在農民的身上。”
“農民不但出自己的賦稅徭役,連官僚士紳的一份,也一并承擔下來了。”
林澈輕輕抿了一口酒,語氣幽幽:
“農民苦?。 ?/p>
頓了頓,繼續(xù)說道:
“官僚士紳享受著特權,農民的負擔卻越來越重。
“他們不得不將自己的田地賤賣給這些人,自己再從他們手里租田耕種。”
“如此一來,土地兼并愈演愈烈?!?/p>
“大量田地落在不用繳納賦稅的官僚士紳手里,大量的農民由自耕農變成佃農。”
“土地愈集中,農民手里的田地就愈少,賦稅攤派就愈重,生活就愈困苦?!?/p>
“所以,我說導致農民困苦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打仗,也不是實行軍屯就能解決的?!?/p>
“而在于朝廷賦予官僚士紳特權,導致土地兼并嚴重,農民失去土地?!?/p>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p>
“天下的百姓是水,大明朝是舟,舟一旦失去水的承載,必定傾覆?!?/p>
“大明朝危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