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哦,我喜歡趴體,美利堅萬歲,好萊塢萬歲”。
連個招呼都沒打,路上還千叮嚀萬囑咐的克雷格,直接從侍者的托盤中拿起一杯酒,猥瑣大笑著鉆進了人群。
恩斯特都沒有來得及吐槽,主人公皮爾斯就迎了上來,顯然是等候多時了。
“恩斯特,歡迎,終于見到最近名震北美的天才作家了”。
天才作家,這就是饑餓游戲帶來的效果和名氣。
克雷格把打印的書稿拿走后的第三天,恩斯特就受到了出版社的電話,雙方很快就進入了簽約流程。
饑餓游戲會火爆這點恩斯特確信,但他沒有想到出版社這么重視。
一周的時間,那邊還在印刷,而鋪天蓋地的廣告已經(jīng)宣傳到了北美的大街小巷。
天才作家,這就是出版社給出的宣傳計劃。
恩斯特算是有名氣的,寫的第一部小說就進入了暢銷榜,最高時排在了88位。
可這和天才作家根本就不搭邊,因此還被不少的媒體的取笑。
但一周時間之后,饑餓游戲就狠狠的打了所有嘲諷他的媒體一個響亮的巴掌。
十天時間,饑餓游戲大賣了145萬冊,并且隨著口碑的發(fā)酵,每天都在創(chuàng)造銷量新高。
紐約時報預(yù)測饑餓游戲銷量最少會達到兩千萬冊,并大加贊揚這本反烏托邦小說,里面冒險、科幻和社會批判元素都描寫的非常生動,甚至給出了所有青少年都應(yīng)該閱讀的評價。
紐約時報帶頭,讓恩斯特做實了天才作家的名號,一時間讓他成為了好萊塢的紅人。
為什么是好萊塢的紅人?因為這部小說非常適合影視改編,而且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是一個系列,而絕非這一部。
這就是為什么原本熱鬧的現(xiàn)場,看到恩斯特來了后,不少女人都冒出了餓狼的目光,渾身都在騷動。
尤其是那些年輕的肉體,好像只需要恩斯特一個眼神,對方就會投懷送抱。
雖然恩斯特在圈子內(nèi)的名聲不好,但不妨礙她們想要貼上來,把握那一絲的可能。
24歲,年少成名,未來恩斯特的成就不可限量。
就算是沒有抓住這個男人,也可以利用他巨大的名氣來提升自己的曝光度。
不過這些吹捧恩斯特已經(jīng)免疫了,除了最開始那幾天確實心中亢奮外,現(xiàn)在的心態(tài)已經(jīng)徹底平靜,波瀾不驚。
“那都是外界的吹捧,文學(xué)圈可比娛樂圈的更新速度還要快。一位好萊塢一流明星,可能拍出二三部失敗的作品才會掉咖,可文學(xué)界,深淵只在下部小說”。
恩斯特的沉穩(wěn)讓皮爾斯有些意外,不都說這個家伙囂張跋扈,性情乖張嗎?這怎么還完全相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