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也多挖點(diǎn),把袋子全部裝滿。要真有人找事,咱就用之前那套說辭。”
事不宜遲,村長聽罷,直接跑開喊人去了。
農(nóng)家人對糧食本身就看得重,更何況是在逃荒路上。
不消幾日,村里的麻袋和包袱就都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牧恕?/p>
活干完了,樹林村的人沒由來得輕鬆。
楊喜兒建議大家再將養(yǎng)一周,就出發(fā)。
把體力和身體都養(yǎng)好,加上充足的物資,他們村只要低調(diào)點(diǎn),就一定可以順利越過秦嶺。
可就在閒下來的第二日,麻煩就來了。
有人鬼鬼祟祟地從他們山坡前面經(jīng)過,似是在打探情況。
楊喜兒和村長當(dāng)即決定,立馬走人。
可終究還是被流民堵在了出口。
“好啊,我說你個臭婆娘當(dāng)日不聲不吭的,原來是早就串通好了,到這里享福來了?!睘槭椎模褪悄侨召u掉湯氏母女的牛狗剩。
楊喜兒嗤笑一聲,犀利的眸子看向他:“怎么?文書忘了?你棄妻女很光榮?想嚷嚷得大家都知道?”
就算是荒年,真正賣兒賣女的也是不多的。
多的反而是,為了讓孩子活下去而節(jié)省口糧,活活把自己餓死的父母。
所以牛狗剩做的事算不得光榮。
牛狗剩瞬間就氣急敗壞起來:“你囂張啥?你們村吃獨(dú)食,置我們於死地。今天,你們要是不把糧食留下,就別想走出這里。”
“反正餓死也是死,被打死也是死,我們拼了!”
提及糧食,流民們瞬間就躁動起來。
他們中不乏一些已經(jīng)快餓死的人。
什么仁義道德,到了這個時候,是不需要的。
楊喜兒也沒打算和他們硬剛,直接拿出了一個番薯,指了指身后的山坡道:“我們村要是想吃獨(dú)食,就不會給大家留下這么多樹根了。大家看到那些綠色的藤條沒?藤條下面就有我手里這種樹根。這種樹根味道還可以,也頂飽,大伙可以多挖點(diǎn)?!?/p>
“你們籠統(tǒng)200人,整個山坡的樹根也夠你們分了?!?/p>
流民們傻眼了。
這有點(diǎn)不按套路出牌啊。
他們做好了拼死的準(zhǔn)備,結(jié)果人家直接把吃的讓出來了?
牛狗剩想要的,卻不止這些:“你少來,誰要這些臭樹根的。把你們私藏的肉交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