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細蔑用油反復浸泡。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而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后,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干數(shù)月。后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丈八長(注,漢尺),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葛布上生漆,干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桿發(fā)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然后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裝精鋼槊首,后安紅銅槊纂。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桿般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
只是整支槊要耗時三年,并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屬于世家子弟標配。程知節(jié)此時也家道中落,早已經(jīng)不復從前,當初他祖父程哲打造這柄馬槊的時候,耗費百金,也就是一千貫,幾乎是一萬畝一年的產出。
然而,再好的兵器,都有一個耐久度,程知節(jié)的馬槊本來就是陳年老物,現(xiàn)在經(jīng)過高強度的對撞,早已不堪重負,結果自然被弩槍擊斷。
“賠我的槊!”程知節(jié)的眼睛頓時就紅了,被氣得哇哇哇大叫,可是他手中也沒有趁手的兵刃,突然,程知節(jié)的眼睛落在了一輛被鄭軍床子弩擊碎的大車上,只見大車了放著兩柄寬體大斧。
這種大斧其實不是兵器,只是唐軍輜重兵在遇水搭橋或是伐木扎營的工具。程知節(jié)也顧不得三七二十一,他身大力沉,一手一拎起一柄寬體大斧,向鄭軍士兵劈砍而去。
此時程知節(jié),混世魔王的牛脾氣上來了,他才不管三七二十一,朝著眼前的鄭軍將士就是一頓猛砍。程知節(jié)不傻,他的功夫雖然不錯,到底不是萬人敵。一旦正面對攻,他也是雙拳難敵四手,好虎架不住狼多。
程知節(jié)也不顧得形象,就像一個滾地葫蘆,在地上打著滾,雙斧左右開弓,專朝下三路招呼。
此時圍在唐軍陣前的,幾乎都是鄭軍長兵,手中的兵器不是戈矛就是長槍,雖然說一寸長一寸強,不過凡事都不是絕對的,比如現(xiàn)在,程知節(jié)雙手各執(zhí)一斧,舞動起來,如同風車,接連劈砍倒了十數(shù)名鄭軍士兵。
正在一籌莫展的李世民望到這一幕,頓時有了主意。
“跳蕩兵,上!”
唐軍出征時,分為中、前、后、左、右、左虞候、右虞候共七軍,各軍有弓弩兵、跳蕩兵(突擊隊)、奇兵(預備隊)、馬軍、輜重兵。
李世民看著程知節(jié)如瘋如狂,如同一頭瘋虎沖進了羊群之中,殺得周圍鄭軍士兵,狼突豕奔。事實上,程知節(jié)并不知道,他無意間居然發(fā)明了一種新戰(zhàn)術。
在中古歷史上,歐洲的馬其頓帝國的馬其頓兵團,手持七米多長的長矛,曾無數(shù)次痛毆羅馬軍團。后來在羅馬帝國執(zhí)政官布魯斯的指揮軍下,羅馬軍團中的劍兵,一手拿著盾牌,一手執(zhí)劍,用盾排滾到馬其頓兵團的長矛手跟前,揮劍亂刺胡砍,將馬其頓兵團虐得欲仙欲死。
在這個時候,得知命令的唐軍跳蕩兵,一手圓盾,一柄橫刀,以滾動的方向前進。不滾也沒辦法,三尺以上的空間,都是床子弩的射界范圍內,床子弩可以將這個高度的唐軍士射殺一空。
可是床子弩因為是平射,卻無法對付三尺以下的低矮目標,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唐軍的跳蕩兵越來越近。鄭軍的弓箭手也拼命地朝著唐軍跳蕩兵放箭,只是非??上В@些靈活的輕步兵,用盾牌護住要害,縱然有人不小心中箭倒地,可是更多的唐軍跳蕩兵卻成功沖進了鄭軍的長槍兵陣中。
此時,鄭軍長兵的處境跟歷史上被羅馬劍兵滾到面前的馬其頓士兵一模一樣,只有被宰的份,數(shù)百上千把橫刀一頓猛砍,這些可惡的鄭軍長槍手被砍得一個狼狽不堪。
更多的唐軍將士,手撐著尸體躍過拒馬,加入貼身肉搏的行列,這方寸之地頓時變成了血肉橫飛的修羅屠場。
特別是秦瓊一看程知節(jié)帶著跳蕩兵殺得鄭軍長槍兵節(jié)節(jié)敗退,也起身加入了追殺鄭軍的行列。
正所謂一群綿羊帶領的獅子,打不過一頭猛虎率領的綿羊。事實上正是如此,有有秦瓊和程知節(jié)這兩名猛將帶領下,眾唐軍士兵朝著鄭軍發(fā)起凌冽的進攻,面對源源不斷的沖過來的唐軍士兵,這個鄭軍長兵很快就抵擋不住了,扔下一地尸體逃之夭夭,至于那些負責操縱床弩的鄭軍士兵,一個都沒逃掉,不是被俘虜,就是被唐軍生生剁成了肉泥。
唐軍反敗為勝,士氣大振,在秦瓊與程知節(jié)的率領下,尾隨著鄭軍潰兵,一路尾隨追殺而去。
李世民看著大局已定,松了口氣道:“程知節(jié)真乃孤王福將!”
ps:限免還有十五個小時,最后十五小時。請各位有書單的朋友加個書單,老程承認,這本書前面開篇沒有寫好,不過后面還勉強可以看。最后,弱弱求大家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