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陳應也同樣沒有休息。他只是匆匆洗了一把臉,就接見了孫敬初。
看到陳應,孫敬初馬上行以門下跪禮:“不知主上所找敬初,有何吩咐!”
陳應將一紙赤牒遞到孫敬初的手上,孫敬初打開一看,只見上面赫然寫著“滋委任孫敬初為隴右道兵馬都元帥府胄曹參軍事?!毕旅孢€蓋著隴右道行軍兵馬都元帥、隴右道行臺尚書左仆射、鎮(zhèn)軍大將軍、駙馬都尉、梁國公陳的印鑒,上面印泥還沒有干。
孫敬初對于大唐的官制只有些許了解,陳應這個隴右道兵馬都元帥,事實上與后來的大都督府平級,而孫敬初這個胄曹參軍事其實就是一個地方管理甲胄的官員,位列刺史以下,但是由于大都督府級別,所以他這個胄曹參軍事又比普通州胄曹參軍事要高一級,屬于從五品官。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五萬余大軍出征三千里,這個距離在古代,糧草運輸將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難題。陳應知道,五萬大軍如果依靠陸路運輸,恐怕會將唐朝的國庫折騰得不輕。
當然,采取水路運輸則不一樣了。一旦沿著黃河北上,逆流至朔州、勝州、豐州、靈州。自靈州轉道向西,那么抵達涼州只有一千余里,雖然只是減少三分之二的路程,卻可以至少減少過半的路途消耗。
孫敬初看到陳應委任為從五品官,欣喜異常。
陳應指著這個赤牒道:“具體的部署,還不便透露給你知道,給養(yǎng)不可能全部從長安攜帶,所以我現(xiàn)在希望你抽調漕運船只,先從洺州附近,將河北籍的青壯,運輸至潼關,在潼關與本大將軍匯合!”
孫敬初拍xiong脯保證道:“主上放心,交給卑職,保證完成任務。”
三萬余人,如果依靠步行長途跋涉三千余里,想到抵達涼州,按照這個時代精銳的速度,至少也需要六十天??墒侨绻舜?,哪怕漕船再慢,最多半個多月最多二十天也可以抵達涼州了。
陳應沒有考慮東宮四率,目的就是因為關中兵大都是旱鴨子,可是洺州附近的河北青壯,因為地處澤地,大都會水性。即使不會水性,乘船行軍也不會因而暈船。
不暈船的人肯定感覺不到,一旦暈船長時間很可能讓人脫水、脫力。
陳應為了瞞天過海,一邊讓郭洛裝上自己的服飾,與李秀寧同車而行,不時的去清林里、長安來回晃悠,不過由于平陽公主儀仗例同親王,所以百步之內,根本無法靠近,這樣以來,陳應仍舊給人一種他還在長安的假象。
當然,最重要的是,陳應出兵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從長安調運多少物資和糧草。這些物資,幾乎都在靈州進行補充。
陳應早已接到了消息,李道貞在靈州庫存了可以武裝十萬人馬的武器裝備,還有供靈州全體三十余萬軍民食用一年的糧食。
這樣倒是省了陳應的麻煩,陳應也可以順便看看他的兒子,簡直就是一舉兩得。
武德三年九月十七日,陳應帶著阿史那思摩、周青二人,輕裝簡從,乘坐著陳應的座船悄悄沿著界裕河,進渭水。
經(jīng)過三個半時辰的航行,在潼關外渭河與黃河的河道口,與羅士信、張士貴、張懷威所部分別乘船,孫敬初調運的一千余艘大型漕船,將運輸著兩萬余匹戰(zhàn)馬,兩萬余名將士,悄悄北上。
“萬安號”沿著黃河逆流而上,陳應站在甲板上,呼吸著河面上shi冷的空氣,陳應感覺著他身上的每一個毛孔,都有著說不出的愜意。
蘇定方站在陳應身后,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陳應為什么會這么高興,簡直是不知所謂。
在蘇定方看來,陳應率領兩萬余步騎前往涼州,簡直就是送死。
不過,陳應非但沒有送死的覺悟,反而拍著蘇定方的肩膀道:“蘇定方,本大將軍看好你,此戰(zhàn)過后,你必名揚天下!”
蘇定方不知道陳應的相信心從哪里來,他只好微微一笑,呵呵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