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錯了,太子殿下你錯了!”陳應反駁道:“殿下非但沒有失去圣心,相反簡在帝心。陛下還沒有老糊涂,當初楊文干造反一案,陛下沒有懲處殿下,因為陛下心中清楚著呢,東宮夜宴驚變,陛下只是釋放了張亮,將其麾下一千余名死士,盡數流配嶺南,陛下同樣清楚太子殿下是清白的,此事也是一樣,為尊者忌,恰恰缺了坦蕩!”
“坦蕩?”李建成喃喃的道:“玄成曾說,為了朝廷、為了江山社稷,應該裁撤天策府!”
“天策府原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令出多門,非朝廷之福!”陳應望著李建成道:“殿下,若裁撤天策府,房玄齡該擔任何職?杜如晦該擔任何職?還有秦瓊、程知節(jié),禇亮、褚遂良、虞世南、孔穎達等人,他們又該何去何從?”
說到這里,李建成鄭重的道:“房玄齡此人,扶翼大運,勤勞王家,尊主庇人,匪躬致命,咸有一德,格於皇天,孜孜奉國,堪為國之干誠!可尚書百官之本,國家樞機!”
聽到這話,陳應松了口氣,李建成對房玄齡的評論甚高居然認為房玄齡可以以尚書令統(tǒng)領百官。
李建成接著道:“杜如晦此人,聰明識達,材推棟梁,謀猷經遠,綢繆帷帳,經綸霸圖;或學綜經籍,德范光茂,隱犯同致,忠讜日聞。王佐之才,可掌出納帝命,相禮儀。凡國家之務,與中書令參總,而顓判省事!”
李建成對杜如晦的評價也不錯,可以掌握門下省,甚至比李世民給他的兵部尚書更高,職權更重。
李建成接著對天策府眾屬官一一評論,從這一點上,陳應可以看出,李建成并非是一個識人不明的人,至少他能看出誰有才而或無才。
陳應又望著李建成問道:“若殿下登上大寶之位,天策府屬官能否做到人盡其才?”
李建成道:“這是自然!”
不過,李建成搖搖頭道:“他們都是二郎的心腹,豈會為我所用?”
陳應笑道:“殿下不用擔心,到時候他們自然會做出明智的選擇,陛下如今要裁撤天策府,您把秦王府的程知節(jié)、秦瓊、??∵_、謝映登、包括段志玄,全部調給我,來年三娘生產之后,我?guī)е麄內グ淹罗瑨吡?!?/p>
……
長安房玄齡的府邸中,雷永吉苦口婆心的勸道:“太子收買太史令傅奕,誣陷大王謀逆,陛下下旨裁撤天策府,大王請二位即刻回府,商議對策?!?/p>
杜如晦趕緊站起身來正準備反駁,明明是李世民聽信了杜淹的計策,誣告太子謀逆,怎么話到雷永吉嘴里,全部變了味?
再說了,傅奕可不是太子的人,當初因為傅奕上書李淵驅逐佛教,收回寺田,李建成還彈劾傅奕妖言惑眾,準備將傅奕革職,還是李世民替傅奕求情,保住了秘書丞的官位,后來太史令出缺,也是李世民將其扶上太史令的位置上。
房玄齡起身恭敬的道:“請轉告大王,如今房某、杜某,已不是秦王府的幕僚,恕難從命。大王私自召我等入府相見,不僅房某、杜某違敕當死,就是大王,也是違背陛下敕旨,既是不忠,也是不孝,大王素來愛惜名聲,怎能一時糊涂,為此等不忠不孝之事?雷將軍還是請回吧?!?/p>
雷永吉一蹦三尺高,戟指房玄齡罵道:“好你個房玄齡,秦王如今危在旦夕,你卻翻臉不認自己的出身!杜先生,你也不去么?
房玄齡朝杜如晦使了個顏色。
杜如晦沖著雷永吉,苦笑一下,一動不動地坐著。
雷永吉目眥俱裂,指著房玄齡和杜如晦罵道:“兩個白眼狼,大王真是瞎了眼,竟然把你們當做弟兄!
雷永吉怒氣沖沖地揚長而去。
眼瞅著雷永吉離去,杜如晦不解地問道:“為何不去?”
房玄齡道:“如今局面,已經敗壞到無以復加的程度,秦王若是還是執(zhí)迷不悟,你我回去,只是徒招禍端。若是秦王下定決心,他自然還會派人來尋咱們?!?/p>
杜如晦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