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點點頭道:“如此也可!”
李建成是知道陳應軍中的禁閉室,在那種黑暗的環(huán)境中,鐵打的漢子也能憋瘋了。
李建成道:“如此也可!”
兩名禁衛(wèi)架著執(zhí)失思力朝著殿外走去。
眾臣也陸續(xù)散去,等到大殿中只剩下魏征、房玄齡以及陳應的時候。
李建成望著陳應道:“陳應……你為……”
李建成本想問陳應為何要私自更改主張,可是話到嘴邊,李建成沒有說出來,而是嘆了口氣道:“可是說說你的理由嗎?”
陳應望著魏征道:“臣記得,當初陛下登基之前,魏玄成曾向陛下諫言,不動三省六部九寺五監(jiān)!”
魏征點點頭道:“不錯!”
陳應笑道:“想必陛下也明白魏玄成的意思吧!”
李建成點點頭道:“玄成是擔心,朕立足未穩(wěn)……”
陳應反問道:“陛下以為現(xiàn)在時機成熟了嗎?”
李建成遲疑了一下道:“朕沒打算梳理三省……”
陳應則笑道:“若陛下想精兵簡政,三省必須梳理,蕭瑀罷相、封倫、陳叔達、宇文化及,裴寂、全部應該罷免!”
李建成遲疑的道:“這不好吧?”
陳應沒有再勸李建成,他必須留給李建成思考的時間。
李淵任用的政事堂六相,可以說是非常公允的平衡了各方勢力,蕭瑀代表楊隋以舊勢力,裴寂代表河東世族,陳叔達代表江左世族,楊恭仁代表河南世族門閥,宇文士及則代表關中門閥。
關鍵是這些人早已名滿天下,而且門生故吏遍布朝野,要是李建成想要精減官員,無論如何精減到他們的門生故吏頭上,到時候,他們怎么會跟李建成配合?
要知道,大義滅親的官員,才能有幾個?
李建成望著房玄齡道:“玄齡,你這次精減官員有計劃嗎?”
魏征掏出一個奏折道:“這是吏部整理的,官員裁減方略?!?/p>
李建成沒有打開,而是望著魏征問道:“吏部,這次打算,裁汰多少官員?”
魏征道:“長安城內(nèi),目前共有,三千八百名官員,吏部打算減到兩千四百名,也就是精簡掉,一千四百名官員。”
房玄齡搖搖頭道:“不行,裁汰的數(shù)量太少了。這三千八百名官員,凡是可以精簡的,都精簡掉,只留下最必要的,其余全部裁撤?!?/p>
魏征憤怒的吼道:“荒唐,如此莽撞行事,豈不是要鬧出大亂子來?”
房玄齡道:“長安城,三省六部,御史臺,九寺十二衛(wèi),官員數(shù)量,相比隋文帝時期,已經(jīng)多出一倍,更何況,眼下政務不多,十個人干一個人的事,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