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君弘望著倒斃在吳王府門外的禁軍元從侍衛(wèi),望著杜伏威道:“吳王殿下,你是怎么回事?”
敬君弘其實算是李世民的人,在歷史玄武門之變時,東宮大將馮立、與齊王麾下謝叔方率兵犯玄武門,敬君弘挺身出戰(zhàn)。其所親止之曰:“事未可知,當且觀變,待兵集,成列而戰(zhàn),未晚也?!本淳氩粡?,乃與中郎將呂世衡大呼而進,并遇害。李世民甚嗟賞之,贈君弘左屯衛(wèi)大將軍,世衡右驍衛(wèi)將軍。
聽聞此言,杜伏威面不改色的道:“本王是冤枉的……”
不等杜伏威說完,敬君弘陰冷冷的道:“本將可不是大理寺卿,更不是刑部尚書,吳王殿下是不是冤枉的,是不是清白的,不在本王職責范圍之內!”
“敬將軍明鑒,有人故意殺傷元從禁衛(wèi),陷害本王!”杜伏威一本正經的道:“本王現(xiàn)在就入宮,向陛下解釋!”
敬君弘并沒有為難杜伏威,而指伸手道:“吳王殿下,請吧!”
杜伏威邁步而出。
……
長孫府書房中,長孫無忌正在練字,只是他無論如何也沉不下心,筆鋒早已散亂不堪。就在這時,腳步聲傳來。
長孫無忌抬頭,望著葉知秋道:“如何!”
葉知秋搖搖頭道:“失敗了,十九個人,全部失手,闞棱所率領的死士沒有動手,禁衛(wèi)軍搜查吳王府,也沒有發(fā)現(xiàn)闞棱等人的蹤跡!”
“失敗是必然的!”長孫無忌嘆了口氣道:“要對付杜伏威,首先要了解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杜伏威出身貧寒,可以說非常低賤。杜伏威與輔公祏,自幼就是刎頸之交,當?shù)毓倮魴M征暴斂,百姓民不聊生,杜伏威便和輔公祏一起,揭竿造反,那年他才十六歲?!?/p>
葉知秋滿是驚訝的道:“十六歲,那豈不是跟陳應在涇陽時一般大???”
長孫無忌點點頭道:“不錯,當年陳應也是十六歲以七個人連同數(shù)千名烏合之眾,守住了涇陽城?!?/p>
葉知秋若有所思的道:“真是天縱奇才啊,可惜不能為秦王所用!”
長孫無忌淡淡的笑了笑道:“杜伏威加入義軍后,作戰(zhàn)格外勇猛,每次作戰(zhàn),都沖殺在前,從一個小卒,一路殺到義軍首領的位置上。而后,他率領的義軍,因為驍勇善戰(zhàn),逐漸將周圍的義軍吞并。就在杜伏威的兵馬,日益強大的時候,有個叫李子通的人,領著另一支義軍來投奔他,但這個李子通,突然發(fā)動兵變,要吞并杜伏威的隊伍,而前隋朝廷的官軍也在這個時候圍剿杜伏威。杜伏威受了重傷,最后被他的部將,西門君儀的老婆背著,逃出重圍。那個時候,杜伏威差不多成了光桿將軍?!?/p>
葉知秋插嘴道:“他那時候多大年紀?”
長孫無忌道:“十九歲,之后杜伏威靠吸收流民,擴充勢力,占據(jù)了六合。但這時候,楊廣卻從長安,跑到江都,帶著十幾萬精銳官兵。杜伏威的六合,就在楊廣的眼皮底下。
葉秋知道:“楊廣沒把他滅掉,反而讓他一步步坐大?”
長孫無忌點頭道:“這便是杜伏威的神奇之處,杜伏威待手下將士,如同手足兄弟,對士人,也是厚待有加。有民心有士氣,杜伏威硬生生在楊廣眼皮底下坐大,東討西征,滅掉了沈法興和李子通,最后一統(tǒng)江淮。對付這樣的梟雄,豈能一蹴而就?”
葉知秋沉吟道:“那豈不是打草驚蛇?”
長孫無忌笑道:“不打草驚蛇,輔公佑豈會有機會造反?”
事實上,如果沒有長孫無忌被輔公佑等江淮軍被打,也不會有杜伏威在長安被李淵折辱的事件,沒有這個杜伏威受辱事件,也不會有闞棱等人義憤填膺,怒而北上。
如今,江淮軍失去闞棱等杜伏威眾義子的制衡,輔公佑就無法掌握江淮軍,江淮軍就沒有辦法造反,秦王李世民也就沒有平叛之功,沒有平叛之功,怎么有機會去奪東宮的那個位置?
事實上,論機變,長孫無忌不如房玄齡,論決斷,他更不如杜如晦,可是要說玩陰謀,就算是杜淹也不是長孫無忌的對手。
可以說,長孫無忌早就算準了輔公佑把江淮當成了自己的地盤,只要長孫無忌更改人事任命,特別是委任自己為江淮軍大司馬,輔公佑肯定會有過激的反應。
從輔公佑到杜伏威都在長孫無忌的算計之內。
葉知秋望著長孫無忌道:“現(xiàn)在,我們怎么做?”
“現(xiàn)在已經沒有我們的事了,清理干凈首尾!”長孫無忌悠悠的笑道:“我們就等著看好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