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視死如歸、一往無回的氣勢,統(tǒng)葉護并不是第一次看到。在涼州城他已經(jīng)看到了,這次又在這里看到。
統(tǒng)葉護瞬間臉色蒼白,大唐有多少人,他大體還是清楚的。至少有一千萬之巨,而西突厥人只有不到一百萬人,西突厥還是頭一回看到賴以成名的騎射失去了應(yīng)有的威力,他們才射出三四支箭,唐軍騎兵的鉤鐮槍就捅到xiong口了!
……噗嗤噗嗤
槍鋒入肉的聲音響起,那種鋒刃撕裂血肉的悶響讓人毛骨聳然,兩騎對沖的巨大沖擊力使得鉤鐮槍的槍桿一下子繃成了弦月狀,再猛然彈擊,被刺穿的西突厥騎騎兵身不由己的被生生彈飛出去,接著,糊滿鮮血的鉤鐮槍再尋找下一個目標。
望著這一幕,統(tǒng)葉護可汗的臉刷一下子嚇得煞白。
統(tǒng)葉護可汗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錯的非常離譜。他低估了大唐,如果大唐都是這樣一群悍不畏死的瘋子,都是這么可怕?那西突厥就危險了。
騎戰(zhàn)可不像小說里說的那么精彩,什么大戰(zhàn)三百回合啊,什么戰(zhàn)馬對踢啊,什么從馬上斗到馬下啊,通通都沒有,就是兩支騎兵對沖而過,在對沖的那一瞬間揮出手里的兵器,利用戰(zhàn)馬賦予的高速劈開敵軍的身體,如果你夠牛,能躲開一把馬刀,先別忙著高興,后面還有很多把在等著你呢。
至于國產(chǎn)垃圾劇里騎兵在地上捉對廝殺,戰(zhàn)馬在尸橫遍野的戰(zhàn)場上悠然自得的吃草這類的場面,直接一皮鞋拍過去,然后換臺就是了。
大唐還沒有這么多拉低智商的影視大作,因此唐軍和西突厥軍隊的智商都處于正常水平,他們并沒有停下來捉對廝殺,而是像颶風(fēng)一樣面對面的掃過。鉤鐮槍端起來,如墻推進。雖然西突厥騎兵手中的馬刀夠不著唐軍騎兵,不過西突厥騎兵也不是硬頂著挨打,他們將短矛當成擲矛,什么鐵骨朵、鐵蒺藜,鋼斧之類的近距離投擲的兵器,實在沒有趁手的家伙,兩三斤得的頭盔也當成暗器扔過去。
沖鋒的瞬間,生死立判,一出手就要置對手于死地!當然,這類小玩意兒在驍騎軍將士身上是沒有多大用處的,他們有套在左臂上的折疊盾牌,可以護住大部分要害,而他們手中的鉤鐮槍,突厥騎兵招架閃避都來不及了,哪里還敢投擲暗器?
當騎兵對戰(zhàn)占不到便宜的時候,統(tǒng)葉護就完全沒有了打下去的念頭。
三萬附離軍是他的壓箱底軍隊,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能輕用。
一旦這三萬附離軍折損嚴重,別說他這個西突厥可汗的位置會動搖,就是他能不能留下全尸都成問題。
作為一個可汗,如果手上沒有染滿鮮血,如果沒有仇家滿天下,那是不夠格的。
“撤退,我們輸了!”統(tǒng)葉護倒也光棍,看著手段使完,沒有取勝的可能,他立即下令撤退。
反正他也看出來了,陳應(yīng)麾下就一萬余名騎兵,他們縱然厲害,縱然可以以一當一,可是他絕對沒有辦法把這小二十萬人馬全部留下來。
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太骨感。
統(tǒng)葉護可汗的想法雖然美妙,可是注定要落空。
畢竟陳應(yīng)可不是沒有準備,三個折沖府足足五千余陌刀軍將士正在等著他們,陳應(yīng)的目標可不僅僅是打敗西突厥可汗,而是要將西突厥統(tǒng)葉護可汗的這二十萬大軍全部留下來,用統(tǒng)葉護可汗的二十萬大軍給西域各族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