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泉宮臨潮閣,李淵帶著工部尚書武士彟,以裴寂與陳應商量,陳氏鋼坊的問題。簡單來說,李淵想聽聽陳應的意見,是將他的那些鋼鐵、甲坊、弩坊掛在武器監(jiān)之下,還是掛在工部之下。事實上武器監(jiān)也好,工部也罷,都想把這只會下蛋的金雞爭到手中。
因為這些鋼坊一年的利潤就多達一百余萬貫,差不多相當于大唐國庫收入的三分之一。無論是誰,拿到這些產(chǎn)業(yè),哪怕只是經(jīng)營,干出成績,升官發(fā)財不在話下。一番爭執(zhí),結(jié)果李淵還是傾向于陳應的便宜表姐夫,李淵的老友工部尚書武士彟。不過,現(xiàn)在李淵還是要聽聽陳應這個專家的意見,再做最后的決定。
陳應聽到李淵叫他的來意,想了想,望著武士谫道:“武尚書,如果把這些工坊,全部放在工部,工部有哪些劣勢?”
陳應這么問武士谫,其實也不算是為難他,而是要看看武士谫是不是到底合適的人選,搞工業(yè),絕對不能大躍進,雖然高爐煉鋼的技術并不算高明,可是對于這個時代而言,依舊是躊時代的先進科技。
如果按照工部的那些工作模式,很可能會把好事辦成壞事,至少陳應的這兩座高爐,根本就可能發(fā)揮出原本的效率。
武士彟想了想道:“工部最大的劣勢,就是我們工部,規(guī)模生產(chǎn)的經(jīng)驗基礎薄弱,現(xiàn)有的幾個工坊,工匠的技術不高,接收之后,可能會面臨著缺乏高水平工匠的障礙?!?/p>
懂行啊,陳應在心里道。但他臉上卻是不動聲色,說道:“這么說來,武尚書對工部的工匠技術情況,也是比較了解的羅?”
“我曾經(jīng)在在工部幾個工坊觀摩了三個多月?!蔽涫繌ψ院赖卣f道。
“原來如此。”陳應又點了點頭,道:“那你說,這個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呢?”
聽到陳應反問,又年看到李淵期許的目光,武士彟侃侃而談道:“我覺得可以有幾個辦法。第一,將原來的工坊工匠,全部留用,并且擢升他們的待遇……”
不等武士谫說完,陳應就打斷道:“擢升他們的待遇,恐怕有些為難!”
“為難?”李淵非常好奇的問道:“這有什么好為難的?他們的各個坊署,你所謂廠長,直接委任為正七品署令,次者從七品,各級管事和工匠則以此類推。”
陳應突然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道:“陛下,這恐怕不夠。臣在建立工坊的時候,把工匠分成三等九級,既第三等最低,為匠工。三個月學徒期滿,自動成為三等匠工,做滿一年,則提升成二級匠工,三年以上者,則提升為一等匠工。匠工之上,則是匠士,分別為三等匠士,二等匠士,一等匠士,最高級別的是,匠師,以一等匠師為最高,我給他們開的待遇是,一等匠師年俸祿六百貫?!?/p>
“什么俸祿六百貫?”別說武士彟膛目結(jié)舌,就連李淵也震撼異常。
以武士彟的官職,他一個月的俸祿,其實就八千錢,也是就八貫,一年下來,加上俸料三百七十石,加上九百畝職田,其實他的全部合法收入,也不過兩百四十貫錢,不過唐朝的錢比后世的人民幣值錢多了,三品官員的俸祿,對比人民幣大約是一百零一萬六千塊。
可是陳應居然給一等匠師,開出六百貫的俸祿,這可是相當于后世人民幣兩百五十萬元(本文算法,采取論壇平均值,既唐朝貞觀年間,銅錢一貫,約合人民幣四千二百四十八塊)。
陳應給工匠開出這么高的工資,其實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這個時代的鋼鐵賣的價格太高了,一斤高炭鋼,可以賣兩百文,約合人民幣八百多塊,這個時代的鋼鐵價格高得嚇人了。開出這樣的高薪,其實也無可厚非,因為壟斷行業(yè)從業(yè)人員的薪水本來就高。
以中國金融行業(yè)從業(yè)人員的薪水計算,他們平均工資還真不高,大約八千塊上下,可是架不住人家獎金高,年收入二十萬+
李淵聽到這話,都不知道怎么說陳應了。
你丫一個工匠開出比當朝一品大員的俸祿高出一倍的薪水,這個消息要是真?zhèn)鲹P出來,還不鬧翻天?
ps:不好意思,有點晚,太晚了,寫著寫著,老程睡著了。到現(xiàn)在剛剛寫好,非常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