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敗不許勝誘敵深入
武德三年三月二十日,大唐左驍衛(wèi)大將軍長孫順德率領(lǐng)四萬步騎,抵達函谷關(guān)。這支大軍幾乎囊括了唐朝在關(guān)中地區(qū)所有的機動部隊,裝備精良,訓(xùn)練有素,頗具戰(zhàn)斗力,他們的到來,讓由于連戰(zhàn)連敗而意志消沉的唐軍士氣為之一振,似乎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長孫順德是長孫無垢與長孫無忌的族叔,也是唐朝的開國功臣。在隋朝的時候,長孫一門,因長孫晟的關(guān)系,門下子弟多為高官顯貴。當時長孫順德就進補為左勛衛(wèi)(從七品上),三衛(wèi)品秩雖低,身份很高,且可由此升遷,為時人所重。在楊廣東征第三次高句麗的時候,長孫順德在征召之列,他為了避開征召,就從長安逃匿到了太原。
因為侄女是李世民的正妻,也就是現(xiàn)在的秦王妃,歷史上的長孫皇后。所以被李淵收留為門客。雖然長孫順德私交沒有裴寂與李淵親密,但是,不可否認,長孫順德也是李淵的親信之一。
雖然李世民戰(zhàn)敗龍門,屈突通戰(zhàn)敗洛陽,唐軍連敗兩仗,損失不小。但是,長孫順德并沒有太過擔(dān)心。李世民和屈突通在王世充手底下吃了敗仗,都是因為輕敵所致。盡管李世民與屈突通都戰(zhàn)敗了,可是隨著陳應(yīng)大敗王世充,生擒朱粲,王世充的損失也不輕。自己所率四萬余步騎,就算沒有辦法打敗王世充,至少也能迫使他們后退,殺進北邙山,與李世民匯合。
當長孫順德剛剛抵達函谷關(guān)就派出人通知李世民,準備讓李世民出兵接應(yīng)。因為長孫順德這次出兵,不僅有四萬步騎,還攜帶了三萬余匹戰(zhàn)馬,這三萬余匹戰(zhàn)馬,哪怕是放在戰(zhàn)馬廉價的突厥,也是一筆非常龐大的巨額財富,這么多人馬出函谷關(guān),王世充除非是瞎子或者聾子,否則他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伏擊或阻擊他們這支軍隊與李世民匯合。
……
“援軍來了,我們必須出戰(zhàn)!”聽到李世民站在點將臺上朗聲說著。
秦瓊的臉色非常怪異,心中暗暗嘀咕“援軍來了,我們必須出戰(zhàn),這是什么邏輯?”
“有古怪!”程知節(jié)慢悠悠的低聲沖秦瓊道。
秦瓊點點頭,臉上浮現(xiàn)凝重之色:“先聽聽秦王殿下怎么說!”
此時的北邙大營,能拉出來的兵馬大約三萬出頭,重型裝備幾乎全部丟光,輜重也非常匱乏,士氣雖然有所恢復(fù),但是適合出戰(zhàn)。如果援軍能夠成功抵達北邙大營之下,這個時候,在援軍的激勵下,北邙唐軍還真有可能出去野戰(zhàn),與鄭軍一決高下。
可是,現(xiàn)在,絕對不是出戰(zhàn)的時機。
“東征以來,歷時三個月有余,登萊生靈涂炭,百姓水深火熱,每每思至此,圣上憂心如焚……如今圣上派出左驍衛(wèi)大將軍長孫順德率領(lǐng)五萬步騎,率領(lǐng)大量輜重,即將抵達,王世充此時兵多糧少,肯定會派出兵馬截擊長孫大將軍的輜重,所以我們必須出戰(zhàn)。”李世民的臉色非常難看:“這是王世充的陽謀,明知他在前面等著我們,我們必須去跳?!?/p>
陽謀比陰謀還要要命。陰謀還會敗露,會被挫敗,而陽謀,將一切明明白白的擺在你的面前,你明知道有陷阱,還是得瞪大眼睛往里跳!
就在這時,大營之外,傳來陣陣戰(zhàn)鼓聲。
“王世充這是想干什么?”程知節(jié)吼道。
秦瓊道:“還用問嗎?這是想把我們堵在大營中,不讓我軍增援長孫大將軍?!?/p>
“長孫大將軍不知道王世充的厲害,一旦輕重,必然中計。兄弟們,長孫大將軍麾下都是我們的鄉(xiāng)親袍澤兄弟,即便失敗,也要跟他們死在一起!”李世民振臂高呼道:“屈突大將軍,長孫無忌、段志玄、房玄齡、杜如晦留守大營,其他人等隨我出發(fā)!”
李世民率領(lǐng)兩萬余唐軍士兵,在侯君集、雷永吉、秦瓊、程知節(jié)、牛俊達、謝映登等將領(lǐng)的分別率領(lǐng)下,沖出北邙大營。秦瓊、程知節(jié)、??∵_、謝映登四將作為開路先鋒,緊握著橫刀、戈、矛、斧鉞、鉤叉、持弓弩的唐軍士兵整齊奔出。
李世民此時擺出了一個刺猬陣,用一千三百余輛大車居左右兩翼,大車上立上重盾,每輛大車上站著三四名弓箭手,這簡直就是陳應(yīng)當初支援靈州時的雪爬犁之陣,唯一的區(qū)別是,陳應(yīng)使用的是偏廂戰(zhàn)車,而李世民是用運輸輜重的大車,用重盾牌臨時偏廂護甲。
王仁則一看李世民出營,急忙率領(lǐng)鄭國河洛新軍上前攻擊,別看李世民的這個車陣在移動過程中,由于大車上面的弓箭手隨時隨時都可以射擊,河洛新軍還沒有靠近李世民的這個刺猬陣,就被射倒數(shù)百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