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楊則提出突厥人將來會進攻新興建的鐵坊,陳應根本不擔心。有道是一招鮮,吃遍天。用鉤鐮槍、高橋馬鞍、雙邊馬鐙組成密集的槍騎兵陣,根本不怕跟突厥人野戰(zhàn),只要給陳應個月時間,陳應相信他完全有實力組織千槍騎兵。
要知道在波蘭國歷史上,翼騎兵保持的最高記錄也不過六千余人。然而就是這六千余騎卻將韃靼蒙古突騎兵和條頓騎士揍得滿地找牙。對于戰(zhàn)斗力并不算特別強的突厥人,陳應很自信,若是突厥人不知死活,他不介意成為大唐的滅突厥英雄,搶過李靖的風頭。
然而,楊則所說的另外一個問題,卻讓陳應頭疼不已。只需要李淵或兵部一紙令書,陳應就得乖乖走人。無論是開采的煤礦也好,鐵礦也罷,那怕是將來建成的高爐,只能便宜其他人。在這個時候不比后世,沒有權勢的庇護,就是一座金山,同樣保不住。只要自己離開靈州,這些產業(yè)很快就會被人吃得渣都不剩。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讓陳應一時間一籌莫展。
看著陳應沉默不語,楊則還以為自己說服了陳應。便興沖沖的道:“陳總管,那個什么高……高爐,以下官看就挨著總管府修建吧,下官這就動員百姓進行搬遷!”
“楊長史,此事暫時不急!”陳應想了想,既然是如此情況,做了以后很可能會給其他人做嫁人,陳應就不著急修建。
陳應不是圣人,也不是無私之人。他不想將自己的一番心血便宜某些王八蛋。暫且看看朝廷的風向,如果朝廷讓自己離開靈州,調回關中,那高爐煉鋼之議,就無限期擱置,將來返回長安后,在自己封地修建鋼鐵,哪怕當?shù)貨]有鐵礦、沒有煤炭,也可以采取運輸?shù)姆绞?,進行修建。這樣以來,反而可以養(yǎng)活一支龐大的運輸大軍,弄不好他就可以趁機成立,類似于后世漕幫一樣的組織,控制陸路運輸。
想到這里,陳應道:“如今天寒地凍,讓百姓搬遷,多有不便。不如等天氣轉暖之后,再進行商議!”
……
返回總管府官衙,陳應一臉郁悶。如今他并沒有開府建衙的資格,也沒有參謀團隊,一人智短的窘迫局面,開始突顯。
望著陳應在節(jié)堂主座上坐著長吁短嘆。親衛(wèi)折沖府果毅副尉劉統(tǒng)悄悄打量著陳應。陳應的年齡不大,原本皮膚白皙、細嫩,看上去又比實際年齡更小,更像一個半大的孩子。然而二個多月的朔風洗滌,陳應已經變了。
他變黑了。
當然其實不黑,而是皮膚上逞現(xiàn)一種小麥色,這更加顯示英氣逼人。陳應身上散發(fā)出一種強大的上位者氣勢,讓劉統(tǒng)不敢直視。
所謂的上位者氣勢,說出來玄而又玄,其實說穿了,上位者氣勢,就是自信。與突厥連續(xù)四戰(zhàn)全勝,不僅僅讓右衛(wèi)率全軍將士士氣大振,同樣也打出了陳應的自信心。如果說以前,讓他率領右衛(wèi)率四千八百余名將士進攻上萬突厥軍隊,陳應除非萬得已,否則絕對不會去這么做。
可是現(xiàn)在,陳應根本不會遲疑,別說上萬,就算是數(shù)萬、十萬突厥軍隊,陳應也有膽量與突厥人一較長短。
以陳應的軍功和地位,很容易給人產生一種錯覺。要說陳應也真是時運不濟,如果他早出生二十年,不哪怕十年,天下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塵煙,未必沒有他的一席之地。僅憑連續(xù)四勝突厥,就足以稱孤道寡。
然而非??上?,如今天下局勢漸漸明朗,梁國皇帝沈法興、吳國皇帝李子通都是志大才疏之輩,而江南梁國皇帝蕭銑進取不足,江南杜伏威雖然有實力統(tǒng)一江南,形成割據,事實上他同樣也是優(yōu)柔寡斷。如今有望奪取天下的不過是河北竇建德、中原王世充和李唐。
然而無論是王世充,還是竇建德都有致命缺陷,若是竇建德可以先吞幽州羅藝部,然后再南下山東,在穩(wěn)定地方的情況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然而偏偏竇建德昏招迭出,先下山東,置幽州與不故事,這樣后方不穩(wěn)的竇建德,一旦羅藝引兵南下,肯定會腹背受敵。
至于王世充的劣勢則更加明顯,中原乃四戰(zhàn)之戰(zhàn),雖然洛陽有八關拱衛(wèi),但是戰(zhàn)略緩沖實在太小,不能持久。
而李唐只要不像竇建德一樣昏招迭出,統(tǒng)一天下指日可待。
劉統(tǒng)可以陳應此時非常糾結,也不滿自已命令被別人左右??墒莿⒔y(tǒng)卻知道,若是陳應叛唐自立,根本沒有任何前途。
就在這時,幾名士兵綁著一個中年文士。這名中年文士蓬頭污面,甚是狼狽。劉統(tǒng)趕緊將自己雜亂的思緒拋出腦外,朗聲問道:“這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