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現(xiàn)深知大皇子不過是假意同盟,可如今形式,光有一支溫家軍顯然不夠打動虞帝。
須得兵力、財力,雙管齊下,那么虞帝才會考慮派兵出征。
他少不了大皇子的助力,大皇子也是吃準了這一點,才叫他過去商議的。
明為商議,實則有些要挾的意味。
但不管怎么說,暫時結盟應該是兩家目前最好的辦法了。
待到數(shù)日后上朝的日子,大皇子暗地給榮現(xiàn)使了個眼色,一切都準備好了。
“蒙國一事,眾卿可有定論。
”虞帝坐在上方,疲憊地扶著額頭。
“陛下,臣認為不宜再拖了,長此以往有損士氣啊!”一武將十分急切地出來進言。
“毛將軍說得容易,如今百姓尚未安定幾年,國庫如此空虛,若執(zhí)意打仗,難道不怕百姓怨懟,失了民心嗎!”一文官即刻反駁道。
“你們這些話,朕已聽了數(shù)日。
”虞帝銳利的眼神投來,朝堂安靜了,“朕要的,是結果。
”眾大臣你看我我看你,一時都不知該如何是好。
“兒臣,愿為父皇分憂!”大皇子忽然出列。
“兒臣,亦愿為父皇分憂!”榮現(xiàn)也跟著出列。
眾大臣一時間都十分訝異,有人訝異大皇子多年不參與朝政議事,怎么忽然出這個頭,有人訝異倆皇子如此同步的行為,難道私下結了盟?“哦?朕的兩個兒子都有想法。
”虞帝也深感意外,隨即一抬手,“說說看。
”“父皇,兒臣蠢笨,政事上不能替父皇分憂,可兒臣略通商賈之術。
”“如今兒子的買賣如日中天,若父皇有需要,兒臣可隨時上供朝堂,充盈國庫!”榮洙的一番話十分慷慨,又解了燃眉之急。
“父皇,兒臣的溫家軍如今有三萬精銳,雖然不多,但隨時可支援前線戰(zhàn)事。
”榮現(xiàn)抱拳回答。
“好,好!”虞帝忽然振奮了起來,“你們能這樣想,朕心甚慰!”隨后他忽然轉(zhuǎn)頭問起一側(cè)的榮辭:“此事太子怎么看?”榮洙與榮現(xiàn)心內(nèi)一緊,如今太子的話份量越來越重,虞帝十分看重這個有著神童之名的兒子,指望著讓榮辭開辟大虞的盛世。
若他反對的話,這活命的路子就得另想了。
榮辭已不是當年幼稚的孩童了,數(shù)年過去,他的謀算更為老練。
此時他敲著椅子的扶手,正在垂眸沉思。
眾人、包括虞帝,竟然就這么等著。
等著他發(fā)言,決定著事情的發(fā)展。
“兒臣認為,大虞自開國以來自有不凡的氣度”他緩緩開口,眾人都屏息聽著后話。
“可蒙國一犯再犯,實已越過底線,若再退讓”榮辭抬頭看著虞帝,“恐怕才是真的失了民心,叫百姓以為我們懼怕蠻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