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生活,她都接受不了,干活肯定更不行了,所以葉堂妹才會一到那兒,就央求官差將她寫的信帶給葉家,求他們搭救。
官差知道這種信送到主人家,都能拿到錢,所以是愿意帶的。
于是官差將人送到地方回來,便帶來了這樣一封信,給葉家二房。
葉家二房收到了信,知道這事只能找大房幫忙,剛好,大房那個葉琳瑯,最近訂親的那個人家,背景比葉家要好,大房之前說幫不了,現(xiàn)在有了葉琳瑯的親家?guī)兔?,?yīng)該行了吧。
不過二房還是怕大房不愿意幫忙,所以還出動了老太太,也就是兩兄弟的老娘。
葉老太太這些年年事已高,平常都不怎么管事的,只呆在自己的院里念佛,但這會兒被小兒子求到了門上,再加上她自己也憐惜葉堂妹一個姑娘家家的,在那種苦寒之地生活辛苦,別過不下去,丟了性命,于是便同意幫小兒子的忙,跟他一起,勸大兒子幫幫葉堂妹。
葉父葉母看弟弟弟妹找來了老太太說情,自然也不能一口拒絕,況且,葉堂妹雖然有種種不是,但罪不至死,之前不幫,是真的幫不了,現(xiàn)在有了一個好親家,也許能幫得了,所以當(dāng)下葉父便跟老太太道:“我去問問親家那邊可有什么辦法,要是他們沒有,那我也沒辦法了,娘你是知道咱們家有多大能量的,想將流放的人弄回來,咱們家可辦不到?!?/p>
葉父這話說的實(shí)在,葉老太太自然也不是不講理的人,畢竟葉父也是她的兒子,她總不能為了一個兒子,去為難另一個兒子,于是當(dāng)下便道:“你盡力就是?!?/p>
當(dāng)下葉父去問琳瑯未婚夫家那邊,對這事可有什么辦法。
琳瑯的未婚夫,是一個落魄勛貴人家的次子。
勛貴人家,就算是次子,也不是葉家這樣的皇商人家,能嫁的進(jìn)去的。
這人家之所以會選擇跟葉家聯(lián)姻,是因?yàn)?,家里?shí)在是太落魄了,知道葉家是皇商人家,有錢,存著娶個有錢媳婦,改善一下家里生活條件才提親的。
而琳瑯則是看這人家家風(fēng)還不錯才嫁的。
至于勛貴人家落魄,這都是自然現(xiàn)象。
像這些勛貴人家,但凡幾代之后,家里子弟沒出息的,就會落魄。
但他們是勛貴人家,在外排場還是需要的。
需要排場,但家里子弟沒出息,如果前代攢下來的家業(yè)用光了,光靠那么一點(diǎn)勛貴俸祿,哪里支撐得住排場,會越過越窮,寅吃卯糧,很正常。
琳瑯嫁的這個人家,到第四代才窮的不行,已經(jīng)是托了他們家四十無子方可納妾的規(guī)矩,導(dǎo)致家里主子不多的福了,像那些家里沒什么錢財(cái),還打腫臉充胖子,家里納一堆姬妾的,不少更是窮的吃土,也就只能糊弄糊弄一下外面的普通老百姓,稍微知道點(diǎn)情況的,都知道那些人家窮的丁當(dāng)響,傻乎乎進(jìn)府做妾,可享不了什么福,往往被女主人帶著做針線上的活,補(bǔ)貼家用,晚上甚至要做到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