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尋龍,十年點穴,那只是形容。
不是說學了十年,就一定掌握了尋龍點穴的本事。實際上有些人學了一輩子,也未必能夠真正達到精準點穴的境界。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才華橫溢,天生就是吃這行飯的,或許根本不用十年之久,只要兩三年就融會貫通了。要相信世上還是有天才存在的,易梵音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方元也不著急,繼續(xù)觀察附近的山形地勢。
相比之下,房東升卻是關心則亂,過了幾分鐘之后,發(fā)現(xiàn)方元一直沒動,當下忍不住詢問起來:“方師傅,你看出什么狀況來了?”
“有點兒心得。”
此時,方元隨口道:“看出一些端倪來了?!?/p>
“什么心得?!?/p>
房東升也意識到自己的急躁,也穩(wěn)定了心神請教起來。
“葬經(jīng)有云,占山之法,勢為難,形次之?!狈皆膊唤橐饨忉專骸八^千尺為勢,百尺為形。辨別清楚山脈的形勢,才能準確把握氣脈聚結的地點?!?/p>
“這個我倒是明白?!狈繓|升輕輕點頭道:“勢分大、中、小,即干龍,枝龍,小枝龍。大勢如萬馬奔騰,云遮霧繚,從天而降?!?/p>
“中勢如波浪,一浪接一浪,一浪推一浪,崇山峻嶺,左右兩側是隨從呈護衛(wèi)?!?/p>
“小勢則就好像是鄉(xiāng)間的三進四進深的重屋,有小溪小河的交匯環(huán)抱,山地草木繁茂,林深草密,山峰秀麗,水環(huán)清沏?!?/p>
說話之間,房東升環(huán)視四周道:“如果我沒有看錯,這里應該是小勢?!?/p>
“勢再小,也有氣脈結聚。”
方元贊同之余,也笑著說道:“千尺為勢,山脈來勢越大,氣場自然越大。來勢越綿運,越尊貴,福力當然也越大越持久。而且光有勢不行,還要有形。形是勢的龍氣,在百尺之內聚結而成,形成了這個天然生成的陰陽寶地。”
“洞察形勢,其實就是弄清楚其中的來龍去脈。這樣一來,就可以根據(jù)脈絡發(fā)展的趨勢,進一步確定結穴的具體方位了。”
解釋之后,方元終于開始挪動了,直接朝山谷底下走去。
“找到了?”
見此情形,房東升頓時一陣振奮,連忙跟上。同時不忘記朝山坡上瞄了一眼,只見易梵音還在上面徘徊。不過她挪動的范圍也越來越窄,似乎也鎖定了目標。
一人用羅盤,一人觀形勢,方法不同,卻也有幾分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