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艘商船緩緩在遼東海面朝著遼州港行駛著,宛若十五條海中蛟龍。
在那為首的商船甲板之上,大玄國旗之下,一位長相極其陰柔的紅衣太監(jiān)手里拿著一個銅制長筒之物,也稱之為“千里眼”。
因為是法器,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千里眼。
紅衣太監(jiān)通過此物看著遼州港的情形,不過視線都聚焦在言王沈仙佑身上。
“長大了啊……這面孔,越來越像他娘。”
隨后,她才看向各處。
也看到了遼州港外,有著大批全副武裝的軍隊正在陸續(xù)撤離。
她的嘴角也不禁勾起一抹弧度。
“玉大人,預(yù)計一刻鐘后,船只即可靠岸?!?/p>
紅衣太監(jiān)擺了擺手,旋即收起“千里眼”交給前來稟報的小太監(jiān)。
沒過多久,船中的兵勇們都走了出來。
不出虞王沈和光所料,每一艘商船上,都有著五千精銳兵馬,以及許多并非是中原面孔的人們。
后者……更像是奴隸,而且女人諸多。
商船也開始陸陸續(xù)續(xù)靠岸,浩大的聲勢此刻才正式開始,而且有一種遮天蔽日的勢頭!
沈仙佑和沈和光,以及一眾遼州地方官員都在遼州港轅門中迎接。
看著那位紅衣太監(jiān)逐步走近。
沈仙佑也走了過去,神色恭敬道:“玉公公此行出海,已有七年,辛苦了,本王已在遼州藩臺衙門備好接風(fēng)酒宴,還請玉公公前去享用?!?/p>
“言王殿下比起七年前,要穩(wěn)重不少,奴婢深感欣慰?!庇窆σ饕鞯?。
沈仙佑感覺這話有點奇怪。
在沒從心珠嘴里了解到她和娘親的關(guān)系前,也和這位玉公公并不熟悉。
就算是在七年前,處于宮中,幾乎沒有和這位玉公公見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