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人勸,吃飽飯,一句俗語當中卻蘊含著大道理。
現(xiàn)在回想起來,確實奇怪的很。
春節(jié)之前,在燕遼前線與北靖軍隊的數(shù)次激戰(zhàn),說好聽點叫做慘勝,但實際上和戰(zhàn)敗也沒什么區(qū)別。
只是沒有丟失關隘和陣地而已。
正月過后,局勢逐漸打回來了,也正是在正月里,北靖軍隊好似失去了春節(jié)前的那股勢頭。
當沈和光真正放平心境,才慢慢的意識到,北靖軍隊的變化沒有絲毫轉折點。
想到此處,沈和光呢喃自語道:“是啊,想起來還真有點脊背發(fā)涼?!?/p>
一次次的失利,導致士氣低沉,讓將士們受盡了憋屈。
而后又能一次次打回來,這太詭異了。
這就像是在被人引導著往坑里跳。
可這些問題,是負責運送糧草軍械的言王沈仙佑看出來的,不是自己這個掛著燕遼總督一職并且主導戰(zhàn)事的虞王沈和光。
心中,不免生出一些嫉妒。
沈和光在內心里刨根問底。
最終也得到了答案。
與十九弟相比,自己小時候讀書頭懸梁錐刺股,領軍征戰(zhàn)時每一次都在身先士卒,修煉時更是不敢有半點馬虎,才造就了如今的修為、眼界以及赫赫功績。
沈仙佑呢?
用紈绔子弟來形容他根本不為過!
別人行路時,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
沈仙佑行路時,仿佛世間萬千都在為他開路,他想要境界就能爬的很快,人還沒到戰(zhàn)場呢,就能看穿其中隱患。
顯得自己的來時路,像個笑話……